广州市中小学校基础教育设施三年提升计划结硕果 三年提升今朝蝶变 至2022年累计新增19万个公办学位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徐珊珊 丘敏华 成小珍 林茹彬 欧嘉福
见习记者 刘安琪
2020年6月,家在广州花都陈女士接到了广雅中学花都校区的录取通知书。在花都雅瑶土生土长的她没有想到,孩子能在家门口读到这梦寐以求的名校。“不用多次赶考,不用高学费去民校,是地段生派到这里了。”搭上了广州教育提速列车的她,激动地直呼:“太幸运了!”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广州一直坚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让城市居民学有优教。2016年底,为解决基础教育学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广州实施了《广州市中小学校基础教育设施三年提升计划(2016~2018年)》,新改扩建百余学校,以促进教育均衡。计划实施后的2020年,三年提升计划的进展和成效如何?居民对教育的满意度提升了吗?
日前,信息时报联合教育部门和有关学校进行了“广州中小学校基础教育设施三年计划深调研”。广州市教育局规划建设处负责人查吉德在接受信息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三年提升计划总体推进顺利,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有效增加了公办学位供给、缩小了城乡差距、改善了办学条件,整体提升了基础教育品质,探索了基于“市区互动”和“多规合一”的特大城市中小学校建设经验。下一步,广州将围绕“十四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着力打造全国教育改革发展标杆城市。
即日起,本报将集中呈现广州教育“三年提升、今朝蝶变”的调研实录,陆续展现调研学校的建设成果,凸显广州正着力构建公平卓越、活力创新、开放包容的广州教育新体系。
项目进展
三年内完成民生实事任务 2022年全部项目达标
教育发展日新月异的广州,美的不光是校园新貌,更有孩子的张张笑脸。近年来,随着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广州教育资源急需扩容,增加学位供给成为解决问题的智慧路径。 2016年底,广州市教育局制定了《广州市中小学校基础教育设施三年提升计划(2016~2018年)》,明确了新改扩建学校及学位增量,以解决基础教育学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经过3年努力,至2018年中小学校基础教育设施项目和校园功能微改造项目已开工195个,完工率达到83%,提供新增学位13.78万个,完成了当年市政府民生实事任务。
大批项目陆续开工,也碰到规划、征地和资金的问题。经过统筹调整和论证,2019年为推进未完工项目建设,达到既定的学位供给数量,广州市教育局又制定了《广州市中小学校三年提升计划收尾工作方案(2020~2022年)》,继续推进三年提升项目计划。
“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教育局积极统筹,各市直部门及各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三年提升计划总体推进顺利。”查吉德表示,截至2020年12月,三年提升计划已开工219个,完工203个,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约16.54万个。整个项目市区财政两级计划投资150多个亿,其中市本级累计已拨付奖补资金超过33亿元。按照收尾方案,到2022年完成全部项目,公办中小学和示范性高中新增学位数量达到预期目标值,新增学位约19万个。
在感叹广州学位增长迅速之时,不少人也在好奇广州为什么能。对此,查吉德认为,一方面,三年提升计划创新点明显,它采用中长期规划与短期计划相结合、城乡统筹与重点布局相结合、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相结合、市级统筹并以区为主的原则,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另一方面,它具有突破点,以提高公办中小学比例、扩大优质学位供给、落实新发展区域中小学学位配置、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为目标,结合城区人口变化、三旧改造及城市重点项目建设三个实施策略,探索了基于“市区互动”和“多规合一”的特大城市中小学校建设经验。
新闻推荐
云山茶话王玉应急处突能力是一种意志品质的要求,一种工作能力的要求,更是一种强大心理建设的要求。提升应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