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贝多芬年”,“贝多芬钢琴与小提琴奏鸣曲全集”即将在广州上演 2天3场音乐会怎么听?宁峰划重点了
十首曲目概括贝多芬创作历程
作为享誉全球的小提琴家,宁峰以其音乐中饱满的抒情性,天生的乐感和令人叹服的演奏技巧受到国际乐坛的广泛认可。他在全世界各地与著名交响乐团及指挥家合作演出,也是广州观众的老朋友。去年9月,广州交响乐团2020/2021音乐季开幕演出,就特邀他与乐团合作演出了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旅居德国的宁峰表示,2020年“贝多芬年”,德国几乎所有乐团都有纪念活动、演出计划,“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从3月份开始演出基本停滞,从7月份开始,少数演出重启,但只有极少数观众或没有观众的演出。”2021年开年,他带来全套贝多芬钢琴与小提琴奏鸣曲,也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对最伟大作曲家之一贝多芬的敬意。
宁峰介绍,此次在广州演绎的“贝小奏”十首曲目,可看成是贝多芬早中晚三个时期的缩写,“前8首实际上都属于他的早期作品,我们能够明显感受到莫扎特或海顿对他作品风格的影响。到了第九"克鲁采"奏鸣曲的时候,就是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成熟创作风格了。到了最后一首"第十奏鸣曲"的时候,因为他的耳朵基本上全聋了,耳疾严重地影响到他的生活,他的创作也只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所以他这时开始创新,开始寻求一些发展。而第十首钢琴与小提琴奏鸣曲就是他晚期的开始。所以说这十首曲目也能够概括他一生的历程。”
场次怎么选?“全集”怎么听?
2天3场音乐会,从1月8日晚上开始,到1月9日下午结束,能全部打卡的肯定都是资深、专业的乐迷。对于十首作品,宁峰怎么推荐?音乐家表示:“第五"春天"和第九"克鲁采"肯定是演奏得非常频繁的,因为它们可以说是最好听、最知名的两首作品。除了这两首,第十首对我个人来讲是非常喜爱的,喜欢程度丝毫不亚于第五首和第九首,我觉得它是一部被低估了的,被演奏得太少的一部作品。因为刚刚提到的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上的突破,随心而发,天马行空的创作的风格,营造出来的风格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感受。”
对听全集和听部分作品的差异,宁峰则认为,“听单独一首作品和听全套作品最大的差别,应该还是对作曲家风格的了解。贝多芬十首钢琴与小提琴奏鸣曲里面有8首都是大调,只有两首是小调,这个分布也是很不均匀的。如果我们只听到一部或几部作品的话,对这个作曲家整体的了解,可能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而且对于像贝多芬这样有早中晚三个创作时期的作曲家来讲,观众听全套作品肯定会比听部分作品所带来的体验,会更全面。”
据悉,除了一连两天的演出,在1月7日,宁峰还会为广州观众带来一场名师公开课,为大家详细解读这套作品。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章程通讯员穗政法)2020年12月31日,第六期广州地区高校法学院院长论坛在中山大学举行,论坛主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