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之长 能动天下

广州日报 2020-12-27 03:47

世赛金牌战车激励着李晓杰和许骏前进。李晓杰(左)喜欢编程,一直担任编程手,两人性格互补却很有默契。日常训练中,李晓杰和许骏在组装移动机器人。在集训基地,李晓杰(左)和许骏在调试移动机器人。设计和组装机器人需要用到的工具摆满了工作台。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李晓杰和许骏正在比赛中。在刚结束的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中,广州选手参加了43个项目的角逐,在41个项目中获奖,其中金牌13枚、银牌6枚、铜牌5枚、优胜奖17项,获得金牌项目占全国超1/7、占全省超四成,这是广州的技能新高度。许骏和李晓杰获得了本届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冠军。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雪明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颖思

今年19岁的许骏和20岁的李晓杰,在刚结束的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得了移动机器人项目冠军。年纪轻轻,便站上了全国技能最高领奖台。但实际上,为了这一刻,他们经过很长时间的训练。

2017年,“广州仔”许骏初中毕业,中考成绩不太好的他选择了到技校“学一门技术”,许骏的爸爸是做机电维修的,工作的时候到过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觉得学校教学资源很好,于是让许骏报读了学校的工业机器人专业,为的是“好就业”。

在学校一年级的下学期,许骏因为兴趣报名了学校的移动机器人集训队,走上了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征程,不过最终止步于广东省选拔赛。而比他晚半年进入集训队的胡耿军,代表国家获得了第45届世赛移动机器人项目的冠军。看到自己的同学成为冠军,许骏却显得十分平静:“那时候只是抱着学习的心态进入集训队,没有想要争个一二。”

2018年的广东省选拔赛后,为了锻炼许骏的沟通能力和抗压能力,学校送许骏到企业“拉练”。许骏在企业里负责组装机器人、调试程序,还要出差,在企业的锻炼大大提升了许骏的综合素质。2019年再回到学校集训队的时候,他成了“二师兄”,带着一帮师弟集训,是队内的稳定剂。

就在许骏拉练的那一年,高中毕业的李晓杰入读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工业机器人专业,与许骏一样,目的也是为了“好就业”。“家里人在工厂里打工,他们看到现在的工厂已逐渐用机器人替代工人。”李晓杰一入学,他的老师带他参观学校的移动机器人集训基地,一下子就吸引了他,他毅然报名加入学校集训队,并在队里一直保持着前两名的位置。李晓杰很喜欢编程,在比赛中一直担任编程手的角色,他的课余时间也在编程,“机器人能够根据你的指令完成任务。那一刻我觉得很神奇。”

许骏和李晓杰,一个内敛温柔,一个敢打敢冲,两人性格互补却很有默契,在今年12月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中,组队仅三个多月的他们以高出第二名1.21分的优势获得冠军,并进入国家集训队。

学习技能,已改变了许骏和李晓杰的人生轨迹,曾经讷言的许骏,现在更懂得沟通和讲出心中想法;李晓杰则想拿起书本,“补补”数学和英语课,还想学习电子专业课程。

新闻推荐

新时代穗商培养工程开班 110位“未来商界领袖”入选

信息时报讯(记者陈绵钦通讯员穗联宣)昨日,广州市工商联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十五届九次执委会议暨“新时代穗商培养工程”...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