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快速解决纠纷“广州速度” 广州仲裁委 打造大调解格局
12月22日,广州仲裁委员会举行“推动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就广州仲裁在加快全球布点、拓展仲裁调解国际合作、建立多层调解对接机制、打造线上谈判平台等工作进行了通报。广州仲裁委副主任王天喜介绍,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创新,广州仲裁委打造了适用内地、香港、澳门三个法域法律的庭审调解“广州模式”,创造了通过调解快速解决纠纷的“广州速度”。
南方日报记者刘冠南
疫情期间推广“云调解”
“调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调解与仲裁相结合被国际仲裁界称为东方经验。仲裁由于强调当事人意思自治,讲求机制灵活高效,不公开进行,仲裁员来自各行各业专家,调解协议经仲裁确认后具有强制执行力等特征,因而和调解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衔接性。”王天喜介绍,广仲在融合仲裁和调解两种制度过程中,积极创新调解方式。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人员聚集造成阻隔,但借助广仲领先的互联网仲裁“云平台”,仲裁庭组织“云调解”,受到广泛赞誉。举例来说,来自粤港澳三地、拥有不同法律背景的3位仲裁员,仅用13天时间,就成功化解一宗金额达到13亿元、涉及粤港澳豫四地的企业拆借纠纷。广仲东莞分会也通过互联网仲裁技术审理了一起台资企业与内地企业的融资租赁合同纠纷,在台湾籍仲裁员的努力下,当事人当庭达成调解。
截至今年11月份,广仲以调解方式结案的标的额1亿元以上的案件有12件。其中包括疫情期间仅用了7天就以调解方式高效解决了一宗法律关系复杂、审理难度较高的过亿元建设工程纠纷案件。据统计,广仲今年曾一次性调解商品房纠纷25件,一次性调解委托代理合同纠纷17件,一次性调解特许经营合同纠纷5件,知识产权案件调解率增长3倍以上。截至11月份,广州仲裁委今年总体调撤率达到27.5%,同比增长12%,案件调撤率创出近年新高。
推进“仲裁调解+司法确认”模式
今年10月,一宗标的额为7000万元,涉及国有资产、香港居民、债权担保、债务重组的复杂案件在广州仲裁委仲裁员主持下,耗时22天,通过网络平台在广州中院顺利调解成功并获得司法确认。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广州仲裁委与广州中院的诉前对接中顺利落地、彰显成效。据介绍,这是目前全国通过“仲裁调解+法院司法确认”方式解决复杂纠纷金额最大的案例。2020年7月15日,广州仲裁委与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签订了《关于共同建立广州市商事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机制的合作协议》。9月9日,该委与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签订了《关于共同建立知识产权民事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机制的合作协议》。根据上述合作协议,广州仲裁委从专业仲裁员队伍中筛选仲裁员代表,推荐至法院作为特邀调解员参与诉前联调工作。今年广州仲裁委共接收广州市两级法院委派调解案件10多件,其中广州市中院委派的首件案件已调解成功,且司法确认完毕。
加快全球布点,拓展国际合作《联合国关于调解所产生的国际和解协议公约》发布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4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这一公约,将为国际调解框架带来确定性和稳定性。广州仲裁委积极推动与有关商会、法律服务机构开展务实合作,涉外仲裁业务实现了较快发展。目前,广仲已经与欧盟、东盟等多个经济体,以及非洲、北美洲、拉丁美洲的多个国家签订共建协议或开展合作。近日,广州仲裁委还与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调解与仲裁中心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在共同推广知识产权仲裁、共同举办国际会议、互相推荐仲裁员等方面开展合作。值得一提的是,广仲与字节跳动开展合作,设立新媒体仲裁员库,众多人工智能与网红经济专家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闻推荐
林丹谢杏芳现身广州羽毛球队鼓励队伍小球员大志向 当国手争冠军
林丹亲自下场与小球员切磋球技,令小球员兴奋不已。小球员争相向谢杏芳索要签名。林丹、谢杏芳给队伍赠送签名纪念衫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