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变异新冠病毒更危险?是否影响疫苗效果?专家称不必过分担心新冠病毒变异是常态对疫苗尚无重大影响
“新变异毒株传染力激增”“英国升级疫情防控”……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病毒进化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英国最新报告的新冠病毒变异,更引发公众担忧。
那么,应如何看待新冠病毒变异?英国这次报告的变异病毒是否具有更强的致病性及致命性?疫苗会不会就此失效?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名誉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广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主任蔡卫平。专家表示,病毒变异不是“新闻”,病毒变异或许增强了传播能力,但是致病性可能没那么强。另有专家认为,“变异病毒对现有疫苗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性很低。”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青梅、翁淑贤(除署名外)
通讯员贾卫东
应如何看待新冠病毒变异?
蔡卫平:这种突变不一定全是坏事致病性可能不强
钟南山昨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召开的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挂牌暨协同医院合作启动大会上表示,往后全球抗疫的局势会越来越分化还是融合,这是必须面对的严峻考验。
针对日前英国传出新冠病毒变异增加了70%传染率,钟南山透露,这种变异并不是在打完疫苗之后发现的,其实在9月份就发现了病毒变异的现象。这种变异对新冠肺炎致死率等方面是否会带来影响,目前还没有具体研究,对于疫苗的有效性是否会影响,也没有进一步的证据。
针对病毒变异问题,蔡卫平介绍说,病毒作为一个生物,变异是在意料之中的,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新冠病毒作为一个RNA病毒,相对于DNA病毒,它在反转录过程中更容易发生丢失,这种丢失也更容易导致突变。在这次英国伦敦的变异病毒株出现之前,其实已经出现过变异了,只是没有看到它的突变对临床有什么大的影响。
这次伦敦的突变有点特别的是,病毒变异导致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更容易粘附人体的呼吸道,进入人体细胞,而这些变化使得这种病毒的传播能力会增强,也就是说导致人体更容易感染。“确实这个病毒株出来后,感染人数也随之增加了,9~11月中旬,伦敦28%的病例与这一新变种有关,但最近,这一比例已经升至62%,感染人数增加,推断的结果和实际结果一致。但总体来说,病毒的变异还在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蔡卫平同时表示,从临床结局上来说,这种突变不一定全是坏事。
蔡卫平介绍,现在突变的一个地方是终止蛋白,该毒株ORF8在第27个氨基酸有终止突变,没有了ORF8,反倒可能有好处——就是致病性可能没有那么强,虽然说传播力增加了,但病症反而比较轻微,通俗点说,就是新发病人数虽然增加了,但是重症的人可能少了,轻症的患者可能会增多;或者发病的人少了,更多的是无症状人群。如果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其实不用太担心。这个可能要通过伦敦那边一段时间的观察才能确定是不是这样。
至于病毒变异会不会降低疫苗的效力,蔡卫平表示,自己是传染病领域的专家,不是免疫方面的专家,但也时刻在观察分析。一般来说,疫苗的设计靶点不会选择那么窄的区域,就算有一两个地方发生变异,也不会影响到整体效果。另外,即使按照现在疫苗设计的方式,如果知道某个点变异真的可能影响到效果的话,我们也可以用现在的疫苗作为基础免疫,很快做一个针对性更强的疫苗对它进行加强免疫。
“所以我对疫苗的免疫效力也是比较乐观的,尤其是灭活疫苗,暂时应该不会影响到免疫效果。至于将来病毒会不会发生大的基因突变,目前很难说。”蔡卫平说。
病毒变异影响疫苗效用吗?
世卫专家:目前发生的突变没有对疫苗造成重大影响
据新华社电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苏米娅·斯瓦米纳坦在21日的记者会上说,新冠病毒的变异速度比流感病毒慢得多,后者变异之快要求每年根据当年的流行毒株对疫苗进行审查和调整。
她说,尽管到目前为止看到了一些新冠病毒的变化和突变,但没有一种对使用中的治疗药物或在研疫苗造成重大影响。
美国新冠疫苗和药物攻关计划“曲速行动”首席顾问蒙塞夫·斯拉维认为,变异病毒对现有疫苗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性很低。“到目前为止,我认为还没有一种单一的变异会产生耐药性。”
美国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生物学和遗传学专家特雷弗·贝德福德指出,要破坏疫苗的有效性,可能需要对基因序列进行大量改写,而不仅仅是少数突变。但他也指出,疫苗可能需要随时间推移而进行微调。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表示,目前尚无任何证据表明在英国出现的变异新冠病毒会导致疾病的严重程度增加,也无证据表明任何变异使病毒毒性更高或使诊断方法、疫苗有效性等遭到侵蚀。
英国于本月14日向世卫组织报告了一种新冠病毒变种,其基本传染数由之前的1.1增加到1.5。瑞安认为这只是稍有提高,即便病毒传播效率略微提高,但仍可被阻断。在流行病学中,基本传染数是指每名感染者平均可传染的人数,该数值持续低于1,疫情才可能逐渐消散。
有专家认为,病毒变异可能会影响检测。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负责人玛丽亚·范凯尔克霍弗也表示,英国报告的变异新冠病毒目前还没有影响到大多数诊断性检测,因为绝大多数检测着眼于病毒基因组的多个目标,只有极少数只针对单个目标的检测才有可能受到变异影响,比如有可能检测不到变异病毒。
苏米娅·斯瓦米纳坦强调,在持续监测病毒基因变化情况的同时,重点要降低病毒传播速度。病毒传播越多,发生变异的机会就越大。不能让病毒在人群中失去控制地传播,这样才能降低基因突变的发生率。
世卫组织多位专家都敦促各国政府和民众继续执行现有公共卫生抗疫措施,包括戴口罩、保持手部卫生、保持社交距离等。这些措施已被证明能够有效遏制包括最新变异在内的病毒传播。
变异新冠病毒
VUI-202012/01
知多D
新冠病毒
变异很正常
尽管“病毒在持续变异”这句话听来让人胆战心惊,但事实上,为适应不同宿主,变异是病毒自我复制过程中的“常态”。
病毒在细胞内繁殖时,要为每个“子”病毒复制一份遗传物质,而这些副本并不总是完美的,常会出现一些“错误”,即发生基因突变。有些“错误”造成的改变可能不利于病毒生存,有些则可能使病毒变得更易传播,甚至致病性更强。
新冠病毒属于RNA(核糖核酸)病毒,变异相对较快。不过与流感病毒等其他RNA病毒相比,新冠病毒稳定性更高。按照世界卫生组织首席科学家苏米娅·斯瓦米纳坦的说法,新冠病毒的变异速度比流感病毒慢得多。
有关新冠病毒变异的报告早已有之。在疫情早期,全球最主要的新冠病毒毒株被称为“D株”。然而,病毒很快就发生了变异——其刺突蛋白上的第614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D)变成了甘氨酸(G)。有研究发现,发生这种被称为D614G突变的病毒拥有更强的适应性。该变异病毒早在今年2月就已被鉴定,当时主要在欧洲和美洲传播。
此后,在南非、西班牙、丹麦、瑞典、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也都发现了变异的新冠病毒。
在病毒的眼中
传播才是目标
英国新报告的变异新冠病毒被命名为“VUI-202012/01”。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兰斯说,这种变异病毒正成为在英国流行的主要病毒变种。
有媒体报道说,这种变异病毒的基因序列上出现了23个突变,数量较多,令人担忧。英格兰首席医疗官克里斯·惠蒂19日在一份声明中说,经过相关研究和模型分析,专家们认为新报告的变异病毒“能够更快地传播”。
不过,即便病毒传播速度更快也不意味着其致病性更强。在病毒眼里,繁殖和更广泛传播才是目标,而非杀死宿主。因此有些病毒在强化自身传播能力的同时,甚至会朝着致病性更弱的方向进化。
(据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羊城晚报讯记者李焕坤,通讯员穗政数宣报道:日前,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发布《2020年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