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最美村庄”考察组进村实地考察 通过2天实地调研基本掌握入围村庄相关情况,预计周五颁奖
近日,在2020年“广州最美村庄”评选活动实地调研环节,本市来自各领域的专家评委分两组,历时两天走访入围村庄,并在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介绍下,对各村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规划配套、文化传承、乡风文明等方面进行了调研。
南沙区深湾村
垃圾分类落实到位成效显著
深湾村位于南沙街东南部,已有近700年历史。近年来,深湾村深入挖掘自身潜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样板。2019年被认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考察组一行参观了村内的垃圾分类处理站、村路口广场公园等基础设施,询问了深湾村经济、交通、教育、村民收入等情况。据了解,深湾村已连续多年荣获南沙区“零发案村(社区)”“无毒村(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村容整洁,规划有序,乡风文明给考察组留下深刻印象。
钟荣健表示,深湾村垃圾分类工作落实到位,成效显著。村委领导注重公共事业,花大笔资金投入到污水处理工程、山体防滑坡工程等,让村民安居乐业。
黄埔区南湾社区
“旧”字要保留 改造要适当
位于黄埔区穗东街的南湾村,拥有广州“小周庄”的美称。南湾村因地制宜,大胆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传承并创新“海丝”魅力,以“岭南古水乡,海丝新生活”为定位,打造南湾文旅小镇。
南湾人民会堂建于1958年,是村里的地标建筑。考察组考察了设在会堂内的南湾初心馆,通过馆内展览详细了解南湾村的历史发展脉络及旧村改造前景。随后,还走访了文昌塔、秋枫古堤、护龙古庙、麦氏宗祠等地,被村内的特色古建和历史氛围所吸引。
考察组对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南湾村给予了高度肯定。“旧”字要保留,改造要适当,这是谈锦钊给出的一条最重要的建议。他认为南湾村历史建筑保留得比较完整,村民归属感强,村委要继续深挖并传承本村历史,要让游客进村后“有嘢睇,有古仔听”。
黄埔区庙头社区
继续围绕南海神庙下功夫
黄埔区穗东街庙头村有着近两千年历史,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中国四大海神庙中唯一保存下来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南海神庙就坐落在该村。
考察组首先来到庙头主干道风度街,察看其改造情况。走在风度街上,道路宽敞干净,一面面迎风飘扬的彩旗扮靓整条街道,成为庙头村环境整治的名片。考察组还了解了庙头村龙头山泉纳米小龙虾科研养殖项目的发展情况及旧村改造工作进度。
考察过程中,考察组成员对庙头村在不遗余力地创新与传承非遗文化上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钟荣健表示,庙头村文化底蕴深厚,要继续围绕南海神庙下功夫。建议旧村改造工作要分步骤、分片区实施,在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尽量保留风度街。风度街不仅可以成为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的商业街,也可以打造成旅游景点,提高村民收入。
番禺区甘棠村
从“问题村”到先进村
位于番禺区东环街的甘棠村原本是一个收入低、纠纷多的“问题村”,近些年来,甘棠村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成为经济增长位于全区前列的先进村,无论是经济发展、社会治理,还是村容村貌、村民生活水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考察组在村委领导的带领下,考察了廉政文化公园、法治公园、东环天地商业大楼、党群文化服务中心等地,并询问了长者饭堂、村民福利、学生教育等方面情况。在苏氏宗祠,考察组详细了解了甘棠村在家风家训及宗族历史方面的传承教化。
梁励韵认为,甘棠村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向银行贷款建设大型商业综合体,推动整个村的产业升级;将旧日的污水池改造为充满活力的社区公园,同时大力开展垃圾治理、街道亮化工程;将废弃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多功能的社区活动中心……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美丽新农村建设所提倡的遵循发展规律、科学合理规划原则。
番禺区潭山村
乞巧和飘色成代表性名片
潭山村位于番禺区化龙镇西南部,文化底蕴深厚,是著名的民间文化之乡。村内不仅有曲艺、飘色、乞巧、龙舟、醒狮和舞彩龙等多项传统民间文化艺术,还有15处被列入番禺区登记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
考察组来到水牛山公园实地考察村民休闲活动场所建设情况;在旧小学篮球场改造的乞巧文化展览厅观赏乞巧公仔和飘色艺术;在许氏大宗祠了解潭山村史故事及历史名人。潭山村的文化氛围、村容村貌、基层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均得到考察组的好评。
谢治菊称赞道,通过依托最具特色、最负盛名的乞巧和飘色文化来打造村庄,让潭山村有了代表性名片。并通过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建设现代化工业产业园区,推动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潭山村村庄美,百姓富,是真正的美丽乡村。
南沙区子沙村
美丽水乡明年可看十里桃花
位于南沙区榄核镇东部的子沙村曾是广州市革命老区,也是广州市第二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子沙村是土壤肥沃,蕉蔗成林,生态环境良好。为打造“生态子沙,美丽水乡”的乡村文化品牌,子沙村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对河堤沿线进行景观整治,打造东堤、南堤绿道共约5公里。
考察组沿绿道一路考察调研,听取相关负责人对子沙村打造成大湾区最美岭南水乡的规划,并通过展板效果图了解该村以春、夏、秋、冬四季为主题对道路、景观进行的设计。据了解,该项工程预计在明年年中完成,届时可达到十里桃花、姹紫嫣红的观赏效果。
针对子沙村的发展,谈锦钊建议从“耕田”向“四耕”发展,即“耕游”:发展乡村旅游;“耕学”:创建研学基地;“耕艺”:吸引艺术人才设立工作室;“耕新”:引进高新科技产业。
“广州最美村庄”
通过2天实地考察,考察组基本掌握了各入围村相关情况,为最终的评选采集了一手资料。“广州最美村庄”评选由广州市委乡村振兴办作为指导单位、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自今年8月起面向全市1144个行政村发动征集,并通过“新花城”客户端进行线上展示评选。活动目前已进入终评,预计12月25日将于广州乡村振兴璀璨夜举行颁奖仪式。
专家介绍
谈锦钊:广州社科院研究员,华南城市研究学会常务副会长
钟荣健:原南方日报摄影部主任,原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原广东省新闻摄影学会常务副会长
谢治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梁励韵: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艺术与科技专业教授委员会委员
新闻推荐
信息时报讯(记者白云通讯员穗规资宣)昨日,广州市成交了3宗地块,其中1宗番禺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宗花都区居住用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