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月亮上市后股价连续三日下挫 立白目前仍无上市计划
上市公司观察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涂端玉
“我们没有上市计划。”就在广州日化企业蓝月亮登陆港股后,立白集团有关人士回复广州日报称。与此同时,蓝月亮上市被认为是其“高光一刻”,股价波动之余,业界认为其背后仍存业绩增幅下降、品类单一等隐忧,未来还将面临不少挑战。蓝月亮上市三日股价连续下挫。12月16日在港交所挂牌交易,发行价13.16港元,首日开盘价15.32港元,之后回落。截至12月18日收盘,蓝月亮报收14.1港元。
蓝月亮业绩增幅渐收窄
作为行业大哥,蓝月亮上市被认为是其“高光一刻”,大小股东皆欢欣鼓舞,但随后其股价也出现了较大波动。在业界看来,上市对于本土日化企业而言仅是开始,上市之后等待蓝月亮的挑战还有很多。
据悉,在过去11年间,蓝月亮都占据了中国洗衣液市场行业龙头位置,但其业绩增幅却在收窄。
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蓝月亮分别实现营收56.32亿港元、67.68亿港元、70.5亿港元,营收增幅从20.2%下降至4.2%;对应的净利润为0.86亿港元、5.54亿港元、10.79亿港元,其增速则从544.2%下降至94.9%。今年上半年蓝月亮营收24.35亿,较上年同期的27.2亿元下降了10.48%。
业界分析认为,蓝月亮一大隐忧在于其产品较为单一。据了解,蓝月亮的营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衣物清洁护理产品、个人清洁护理产品和家居清洁护理产品,其中衣物清洁护理产品的占比最高,过去三年基本维持在87.5%上下,衣物清洁护理产品是蓝月亮绝对核心。而另两块业务个人清洁护理产品和家居清洁护理产品则贡献较小;此外,从品牌布局上看,该公司旗下的“卫诺”“至尊”等品牌在知名度和存在感上,都不能与主品牌“蓝月亮”相提并论。
线下渠道竞争依然激烈
招股书显示,蓝月亮拟将52.4%募资额以提升品牌知名度以及巩固销售网络,实际上,过去几年来,立白、奥妙、碧浪等一大批同类洗衣液产品始终牢牢占据了线下渠道,属于“重返”大卖场的蓝月亮显然仍要不断重新建设并巩固渠道商。
据悉,2015年,蓝月亮撤出大润发,同年蓝月亮从欧尚、家乐福等大卖场撤出,希望降低对于大卖场的依赖。当时,蓝月亮2014年的线上销售额已经达到了2.3亿元。撤出大卖场之后,蓝月亮加大了线上投入,打造了自有社区小店“月亮小屋”,希望通过“O2O+直销”打出一条新路。然而撤出大卖场后,蓝月亮在2015年末的市场份额一度降到了30%以内。据悉,目前其已回归大卖场,但线下竞争却进一步加剧了。
在业界观点看来,将蓝月亮或其他本土品牌比喻为中国的“宝洁”并不完全适用,与宝洁相比,本土品牌仍有差距。实际上,洗衣液只是宝洁一个业务分支,而且宝洁在此领域的确算不上强势,但除了汰渍、碧浪外,宝洁手上握有SKll、玉兰油、佳洁士、舒肤佳、帮宝适、潘婷等众多知名品牌和畅销产品,其多点开花涉足洗护用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而本土洗护品牌基本聚焦在某一板块较为强势。
新闻推荐
边游珠江边叹早茶“珠水百年·水上茶居”全新亮相,试运营期间叹茶即可免费游珠江
羊城晚报讯记者严艺文、通讯员茆羽报道:游珠江叹“一盅两件”新模式全新亮相!记者12月19日从广州公交集团客轮公司获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