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城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连婧妤: 二胡化语诉心声
这几天,南国的冬天,寒意习习。每周一到周六的晚上18时,夜幕始沉,在莞城实验小学读六年级的连婧妤同学就开始练习二胡。
屋子里的连婧妤小身板挺得笔直、神情专注,弓弦自如地抽、推之中,传出欢乐的音色和旋律,开心和自得洋溢在脸上。连婧妤已经学习二胡三年多了,于她而言,二胡的美妙在于源于心声,发于弓弦,融于旋律,化语诉心声。
被爸妈“安排”学二胡
初次见到连婧妤是在学校老师们的办公室里,她落落大方,谈吐优雅。连婧妤最先接触和学习的乐器是钢琴。她自小就在音乐的氛围中长大:爸爸是一名钢琴艺术家,当幼儿园老师的妈妈也很擅长弹钢琴。从小耳濡目染,加上爸妈的引路,连婧妤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专业的钢琴学习之路。
但是这条道路走得并不顺畅。“爸妈让我学习钢琴,我觉得学什么都行。”连婧妤说,小时候并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一切都听爸妈的。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难度越来越高,花费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到了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连婧妤的成绩开始下滑,这让她意识到要把时间用来学习,而不是花费在自己并不喜欢的钢琴上。
“因为我不喜欢练钢琴,还和爸妈发生了矛盾。”连婧妤说,最后爸妈还是同意了她的决定。这个时候是三年级第二学期,她也轻松了一个月。
“爸妈都是音乐艺术圈的,如果我不学点什么,就少了些感觉。”连婧妤说,一个月的安静,她突然觉悟了。
即使这样,连婧妤仍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乐器。后来爸爸向她推荐了在广州某大学教二胡艺术的表姑,问她愿不愿意学习二胡。
“表姑演奏了几首曲子,我发现原来二胡这么神奇,两根弦和一个筒,就能创造出那么多奇妙的音符和旋律。”连婧妤说,虽然学习二胡也是爸妈“安排”的,但是这次有了兴趣,想着什么时候能像表姑拉得一样好。
学习二胡并不容易
在此之前,连婧妤并没有接触过二胡。“表姑是我的启蒙老师,也是我的偶像。”连婧妤说,从那时候起她每个周末都会去广州,从未间断。
除了每个周末去广州学习,连婧妤还坚持每周一到周六在家里练习。“每天下午放学回家后吃完饭后就开始练习,到晚上九点,每次两个小时左右。左手指尖上皮肤开裂,就是右手关节僵硬。”连婧妤说,但是学的越深入,她就越投入。
学习二胡,并不容易,不仅需要兴趣,还需要努力和汗水。“拉二胡,手指的感觉很重要,要在弦上找准位置,还要控制好弓,这样才能把音拉准、拉美。”连婧妤说,练习琴曲的时候,把一个音滑到另一个音,可能会高也可能会低,要找准这个音的位置,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会发现揉弦也是比较难的基本功和技巧。揉弦起到给曲子装饰的作用,让曲子更丰满、更有旋律、更有感情。如果没有揉弦不标准,整个曲子就没了感觉、没了魅力、没了灵魂。”连婧妤说。
现在连婧妤已经到了二胡三级,今年秋季学期起,她开始跟着一名新的老师学习二胡。然而,初次见面,新老师就指出了连婧妤存在的问题。“老师检查我的基本功时,发现我揉弦不规范。”连婧妤说,老师让她从最基本的揉弦开始学习,规范动作和技巧。
“另一个问题就是打音不准确。”连婧妤说,练不好揉弦和打音,不仅拉不好曲子,手指还会起茧子甚至磨破皮。“我的手指比较硬,现在每天都会进行拉筋练习,让手指更有韧性。”
目标是星海音乐学院
“小时候我不理解音乐,后来我逐渐懂了。”连婧妤说,认识二胡后,也随着一点点长大懂事,她经常主动和爸妈聊学音乐能带来什么。“首先是愉悦心情、陶冶情操,然后是提升综合素质。”连婧妤说。
正如她所说,音乐可以帮助学习的提升。“四年级开始,我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大,音乐盒学习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现在二胡已经成了连婧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时随地拉一曲“应应景”。甚至外出旅游的时候,她都会带上心爱的二胡。
比如,今年9月,连婧妤和妈妈在楼下的公园散步,远远地听到有人在拉二胡,一下子吸引了连婧妤的兴趣,拉着妈妈去观看。“等老爷爷拉完,我还借老爷爷的二胡现场演奏了一首《赛马》。”连婧妤说,虽然开始围观拍照的人很多,但她越拉越放松,老爷爷和现场观众都夸她拉得好。
“不管是学钢琴,还是学二胡,都是爸妈帮我选择的,我却在被动选中主动选择了二胡。”连婧妤说,现在她希望走上二胡艺术的专业道路,她的目标是星海音乐学院。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叶卡斯通讯员何永杰)冬至的浪漫!小熊座流星雨即将上演。作为全年精彩天象的收官之作,小熊座流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