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户新政或带动 广州楼市区域分化相关链接
12月16日,广州市人社局发布《广州市差别化入户市外迁入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在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从化区和增城区7个行政区就业或创业的非本市户籍人员,申请入户广州的条件将有所变化:只需满足大专或技校学历,社保满一年,年龄在28岁及以下,就能在广州7个行政区实现落户。
广州中原研究发展部认为,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新政对于各区引入相关人才均带来一定便利。但从楼市发展角度来看,入户新政客观上并非“大锅饭”式利好。
从今年1-11月新房成交趋势来看,政策利好区一定程度上还吸收了周边区的市场份额。以黄埔/增城为例,得益于人才购房政策+新货入市+旧改推进刺激,1-11月黄埔新房成交量达13108宗,同比增幅达47%,为广州今年成交增幅较大的成交热区(除越秀)。相比之下,虽然增城依然保持广州新房成交总量“头把交椅”,但增城成交增幅跑输大市,市场热度明显对比近年有一定回落。因此7区入户新政,客观上或带动广州楼市区域分化。
新政利好第一梯队为白云、黄埔。其中白云为本次唯一放宽入户的传统“老城区”,对比新兴区域,其教育、市政、地铁配套对买家吸引力较强。尤其与天河交接的3号线沿线板块,如同和、广州大道北、黄边、人和等,将吸引珠江新城、体育西、林和西上班族入手。
黄埔本身具备产业优势,人才入户意愿较高,市场或进一步“加热”。加上该区本身库存已相对紧张,未来“僧多粥少”现象或加剧。
此外,番禺通往珠江新城、琶洲的地铁线网发达,上班族落户置业意愿强烈。同时近期番禺区内祈福、亚运城、汽车小镇等大盘持续推货,新政落地后有望“互惠互利”。而对于“新房货仓”增城而言,虽然客观利好较少,但这或许将促使增城区内项目以更加实惠的价格吸客。加上增城本身具备地铁通勤优势,这将利于更多预算有限的刚需客可安居乐业。
新闻推荐
广交会展馆四期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广交会的影响力。南方日报记者石磊摄●南方日报记者黄舒旻见习记者钟晓宇高标准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