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月已参保超200万人。有人质疑免赔额太高,专家解释:穗岁康重在保大病

羊城晚报 2020-12-18 09:41

羊城晚报记者张华实习生杨楚滢通讯员周密

广州市医疗保障局主导设计的广州医保专属普惠医疗保险“穗岁康”,凭借其门槛低、保费低、不限疾病病种、不限药物目录等优势,自12月1日开放投保以来,受到了市民的欢迎。据统计,截至12月14日,参保人数已超200万。

不过,亦有不少市民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如“1.8万元的免赔额太高,除非是重大疾病,否则基本用不上”“‘穗岁康’不是100%报销,只报50%-80%”“商业医疗保险稳定性比‘穗岁康’要高,哪怕产品停售,也能获得保障”……

近日,国家卫健委罕见病诊疗与保障专家委员会专家、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遗传与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刘丽等多位专家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一一释疑。专家表示,“穗岁康”重点在于保大病,尤其对罕见病患者家庭有很大帮助。

不让普通家庭因病致贫

按照“保大病”原则,“穗岁康”设定多个层次的补助待遇,在医保已支付的基础上,如果个人年支付费用住院超过1.8万元,门诊国家谈判药品或指定创新药品超过1.8万元、或其他合规药品超过5万,赔付比例达50%-80%,住院最高100万元,门诊30万元。

1.8万元免赔额较高?刘丽解释:“我们买保险是为了避免意外的风险造成家庭经济崩溃。大多数普通家庭都可以支付小病产生的医疗费用,而‘穗岁康’的初衷在于保障普通家庭不因大病、罕见病致贫返贫。”

而“穗岁康”赔付比例则涉及资金池的问题。据了解,“穗岁康”是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原则进行测算,以2019年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医疗费用数据为基础,并考虑参保人数逐年增长、医疗费用需求释放、年度医疗费用自然增长等因素,最终确定其180元的年度保费标准。

“如果赔付比例达到100%,保费必定有所增加。若资金池充足,未来达到80%-90%的赔付比例不是不可能的。”刘丽表示。

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孙竞教授看来,“穗岁康”能为普通家庭解决很大一部分困难,并带来安慰和陪伴。

针对“穗岁康”的稳定性问题,刘丽指出,“穗岁康”由政府指导,相对而言,比很多普通商业保险更具稳定性,但仍需市民大力支持,以保证资金池持续运转,“互助共济”,持续惠及广大市民。

健康人群也建议参保

“‘穗岁康’推出后,我首先就想到我们的病人,他们很大可能能够从中获益。健康人群也要有所准备,因为有些疾病是突然发生的,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所谓‘心脑血管意外’,就是预测不到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张成教授表示,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亚健康人群更要意识到,心脏、脑血管等方面问题是随时可能出现的。

张成告诉记者,他此前在病友会了解到,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每年自付10万-15万元的治疗费用相当困难,若自付费用降到5万-10万元水平,则多数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治疗。作为普惠型产品,近乎零门槛的“穗岁康”能为患者减轻不少负担。

广州医科大学呼研所刘杰教授认为,“穗岁康”不以盈利为目的,作为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它能惠及广大市民,是政府惠民政策的一种情怀;健康人群参保,在为自身带来多一份保障的同时,也是与广州1300万居民互助共济。

“在呼吸科,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都是罕见病,而目前治疗肺纤维化的药物非常昂贵,靶向药物每个月的治疗费用是2.2万元。”刘杰表示,很多四五十岁的肺纤维化患者因无力承担治疗费用,短短两三年间,病情就发展到呼吸衰竭,需要肺移植。“如果在发病早期能够把药物用上,病情就能够控制住。”

新闻推荐

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门户网站一体化建设广州摘城市组全国冠军

羊城晚报讯近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举办的2020年信用信息共享支撑中小微企业融资和“放管服”改革现场观摩会在京举...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