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地即动工”联合测绘免费广州黄埔区多项施工许可改革措施形成叠加“化学效应”

南方都市报 2020-12-08 06:21

[摘要]广州黄埔区多项施工许可改革措施形成叠加“化学效应”

“2020年度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案例”评选活动走进广州黄埔区

开篇语

今年1月1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优化营商环境制度建设进入新的阶段。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提出从六个方面强化为市场主体服务。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持续加快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广东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单位积极推进各项创新改革措施和暖企惠企政策,持续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广州市社科院、广州城市战略研究院,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营商环境课题组联合主办的“2020年度广东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案例”评选活动,自11月中旬启动以来,共收到132件候选案例,涵盖多个营商环境热点领域。值得一提的是,围绕新冠肺炎疫情对今年经济市场的影响,各地出台的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措施,是候选案例中一大亮点。

12月1日起,广州市社科院、南方都市报共同组织专家团深入多个案例创新部门调研,听取改革一线部门的创新思路与难点;对广州市范围内的多家中小企业进行实地走访,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市场主体。

即日起,南方都市报推出“粤创新,越出彩”2020广东营商环境深调研系列报道,展现各级各部门在营商环境改革中形成的宝贵经验,研究市场主体发展需求和难点堵点,为广东各地推动营商环境出新出彩提供决策参考。

今年9月18日,广州昭和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在广州黄埔区全面推行“联合测绘”免费服务利好之下,仅6个工作日完成6栋建筑的测绘,还节约了5万元测绘费用。

围绕建设工程施工许可改革,今年以来,黄埔区在全市率先推出“联合测绘”免费服务、落地“三阶段”施工许可、简化工业用地提高容积率流程等多项创新措施,实现系统性、整体性的改革,叠加出“化学效应”。

日前,广州市社科院、南方都市报联合主办的“2020年度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案例”评选活动走进黄埔区,调研该区今年在优化建设工程施工许可的创新举措。

全面落地“三阶段”施工许可

“审批从等企业变为追企业”

今年5月,广州发布了关于优化实施房屋建筑工程办理施工许可证的通知(2.0版),允许按施工进展顺序分三个阶段申领施工许可证,实现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分三阶段审批即是按“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地下室”“±0.000以上”三个阶段分别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截至目前,黄埔区已为联东U谷、摩天工坊、京广协同创新中心等20多个重大项目核发了“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0.000以下”阶段施工许可证。

黄埔区在全市最先全面落地该政策,为企业节约3-6个月的筹建报批时间,之所以迅速将此项政策落地,与黄埔区背后配套制度的优越性是分不开的。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洪森介绍,一方面,黄埔区深化投资项目全流程“集中审批”改革,在全国率先实现工业项目立项、规划、建设、环保等八大领域的“一枚公章管审批”;另一方面,通过承诺制信任审批,将申报材料减到最“简”。

过去,企业办理施工许可的申报材料达到30多份,而现在减少到最少两份,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等材料均可通过信任审批承诺后补。“审批从等企业向追企业转变。”洪森谈道。

参与调研的广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杨姝琴谈到,纵观营商环境很多改革,都是单部门进行的,“本位主义严重,缺乏系统观念和合力协作的意识”,黄埔区的“一门式审批”发挥多个部门、多环节的协同效应。

全市率先推行免费“联合测绘”

“审批改革要从企业需求出发”

分段施工许可的好处,是让建设者只需有一个环节的许可即可分阶段施工,不用所有审批跑完才能动工,有效提升广州建设项目的动工和投产效率。这是对建设项目报建的环节分解,黄埔区今年9月推出的“联合测绘”免费服务,则是对审批流程的整合。

测绘是项目确权前置环节,从用地到施工、验收、不动产登记等环节,建设项目需经过多次测绘。“在审查过程中,要让结果共享互认,才能避免重复测绘、重复检查。”

黄埔区把“联合测绘”纳入企业筹建“十大免费服务项目”,采取政府采购服务的方式,在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免费提供规划条件核实测量、人防测量、不动产测绘的联合测绘,实现一次委托、统一测量、成果共享。

以广州昭和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G2工厂项目为例,建筑6栋总测绘面积约7500平方米,采取“联合测绘”后仅6个工作日内完成,全程免费节约了5万元成本,成为全市首个“喝头啖汤”的企业。

洪森强调,“联合测绘”免费服务降低企业投资建设项目筹建成本,但更重要的是降低了企业建成投产的时间成本,破解了企业重复委托、多次测绘、耗时费力等难题。“审批流程的改革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解决企业的需求问题,从企业需求出发解决堵点难点,提升审批效率和企业体验感。”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东南方软实力研究院副院长谭国戬调研时对“联合测绘”免费服务印象深刻,“既有实际案例作为创新支撑,同时具备流程再造的重大意义,破解了企业耗时费力的验收难题。”

专家观点

黄埔区的创新是系统性、整体性的创新

无论是“三阶段”施工许可还是“联合测绘”免费服务,从营商环境改革上看,都是行政审批的流程再造。在参与调研的南都治理观察团专家看来,黄埔区围绕建设工程行政审批的多项改革探索,叠加出“化学效应”。

“黄埔的创新是系统性、整体性的创新,很多改革做法远远超过了营商环境指标评估的层面。”广州市社科院、广州城市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柳立子谈道,黄埔区作为唯一的省级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创新的努力毋庸置疑,“但如果要持续性地创新,空间在哪里,这是黄埔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建设项目办理施工许可的全链条上,黄埔不仅仅关注营商环境指标评价的时间流程和成本,更从企业办事的全链条进行系统性改革,形成叠加效应,“这种集成式创新有别于其他地方零星的、火花式的创新,它更可持续。”

柳立子还建议,系统性、整体性创新之后,黄埔区该考虑的是可复制性创新。“在具体工作创新的同时也要做理论创新,形成向其他地方复制推广的改革经验。”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教授、中国营商环境企业调查课题组专家徐现祥对此表示认同,“黄埔区的改革实践已经远远走在理论的前面,希望多一些理论层面的构建,结合理论进行经验提炼。”

延伸

“智政务+新邮政”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米”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为广州各级政务服务带来新的挑战,政务大厅面临高人流量的防控压力。“如何让政务服务走出去、送上门”,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行政服务管理中心主任单宁伟在疫情期间思考最多的问题。黄埔区面积484平方千米,从辖区边缘到区政务服务中心往返需要半天时间。

今年4月,广州市黄埔区在全国首推“政邮专窗就近办”和“政邮专员上门办”服务,创新了“智政务+新邮政”的结合。单宁伟介绍,中国邮政的优势是网点覆盖广,多分布在企业和居民的聚集区,且服务时间全年无休,是政务服务在时空上最好的互补。

黄埔区选取了10个人口密度相对比较大、业务需求量多的网点挂牌政务服务便民点,开设政务便民服务专窗。据悉,群众可通过拨打电话11183转2或微信小程序进行预约,政邮专员在收到订单后1小时内上门收件,材料由专人专车快运到后台,或在线上进行直接报送,审批结果在线秒达或者由包邮专递到家。

该服务模式目前延伸了1个区级、13个街镇政务中心的服务半径,填补了政府节假日服务空当,首批可办530个事项,约占区级政务服务事项的三分之一,涵盖企业开办、劳动就业、社保、通关贸易等,一方面使得政务服务“不打烊”,另一方面群众可以就近办、随时办,享受家门口的政务服务,打通了群众办事“最后一米”。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营商环境课题组

统筹:南都记者 赵安然

采写:南都记者 李宛真

实习生 倪诗婷

摄影:南都记者 马强

新闻推荐

“黄马”下月开跑现开始报名连跑三年者可免抽签参赛

羊城晚报讯记者梁栩豪、通讯员吴立金报道:25日,记者获悉,2020年广州黄埔马拉松赛将于12月27日开跑,设全程马拉松、半程马...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