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残联助力残障人士开展文体艺术活动 轮椅太极、百人大合唱、书画展……他们用文化艺术书写“第二段人生”

广州日报 2020-10-26 03:44

去年,广州市残联主办的第四届广州残疾人合唱节——《黄河大合唱》音乐会在广东艺术剧院大剧场举行。(资料图)邱伟荣摄“托起残疾人的艺术梦想——广州市第九届残疾人书画展”今年首次以直播的形式展示,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图为口书艺人冯炳初现场题字直播截图。(小图为手语解说员在同步直播)

专题

他们是残疾人,但身体的障碍并不妨碍他们追求幸福——不论是每周相约排练轮椅舞舞出动人身姿,还是百人大合唱唱出最动听音符,或是挥洒笔墨妙笔生花写下最美书法……每一次舞动、每一次歌唱、每一次挥毫,记录了他们追寻梦想和价值,也见证了体育和文化走进残疾人的生活帮助他们褪去“障碍”标签,展示最真实最自信的自我。

近年来,在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与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支持下,丰富多彩的文体艺术活动走进残疾人的生活。这些活动给他们带来了新改变:或让他们重拾自信、或让他们身体更强健、或让他们找到了人生的价值。也让他们开始书写“第二段人生”。

文/苏赞

“体育让我自信、自强”

“好球、快转身啊、扣杀……”在沙面的羽毛球馆里,传来阵阵喝彩声,这是广州市残疾人群众活动点,一群坐着轮椅的羽毛球爱好者正在挥拍角逐,在他们当中一位身手矫健的长者显得格外瞩目。

“我叫李志钧,今年都65岁了,但每周坚持参加两次轮椅羽毛球活动,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轮椅太极练习……”说起轮椅羽毛球和轮椅太极,李志钧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

因为小时候的一场高烧,李志钧的双腿落下了小儿麻痹后遗症,从此离不开轮椅的辅助。随年龄增长,李志钧感到身体机能在一天天的退化,心里渴望体育锻炼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彼时,广州市残疾人体育中心开展了一系列的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李志钧报名参加轮椅羽毛球、轮椅太极两个项目。“我现在还是轮椅太极项目的推广人员,经常到区里为有需要的残疾人、老年人进行指导。”李志钧说:“体育不仅让我收获了健康,更让我自信、自强,希望我的经历能让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锻炼,维护好自己的健康。”

“歌唱让我觉得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不一样”

在李志钧享受羽毛球和太极的快乐同时,湛燕宁正享受音乐的魅力。她不是一名专业歌唱家,在7个月大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她患上小儿麻痹症,成了一名残疾人。

湛燕宁说,自己自小喜欢音乐,歌声悠扬时自己才突然意识到:“我不是一位残疾人,而是一名歌唱者。”她说:“歌唱让我觉得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不一样,性格也开朗起来。”

恰好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组建残疾人合唱团,湛燕宁加入其中,“领导知道我唱歌的爱好,很支持。”62岁的杨毅需要拄着拐杖才能走路,但合唱训练风雨不改,而整个合唱队训练出勤率达到99%。

2019年5月,湛燕宁至今还记得,自己在正骨医院悄悄练习高声部的场景。正值盛夏,外面是刺眼的阳光,医院内处处是医生和患者打招呼寒暄的声音。距离9月9日第四届广州残疾人合唱节——《黄河大合唱》音乐会还剩不到4个月。按原计划,她要作为市残疾人联合合唱团一员,唱响全套《黄河大合唱》。“我不会因为自己骨折就影响整个计划。”她关注着合唱团在工作群内发布的进度消息,独自一人练习自己负责的环节,调整嗓子感受《黄河大合唱》的节奏感,以至于住院的烦恼也随之一扫而光。

湛燕宁说:“演唱《黄河大合唱》是我一生中的最高荣誉。”2019年9月9日,湛燕宁、杨毅等近200位残疾人顺利演唱全套《黄河大合唱》,惊艳了在场的听众,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广州市合唱协会会长苗向阳回忆道:“黄河大合唱的精神永不过时,残疾人唱出来,更加凸显其精神。”在他看来,《黄河大合唱》有丰富的内涵更有艺术上的高难度,健全人群众合唱演唱都不容易,残疾人能够唱下来是非常罕见的。而作词者光未然次子张安东亦不吝赞叹之词:“后来在交流中了解到,他们需要克服许多难以想象的难题。”

“合唱团的水平相当可以,我心里充满了感谢、钦佩和感动。”张安东在现场与残疾人一一握手,第一次感受到,合唱团成员对音乐的热情震撼了每一个人。

一区一特色文体活动齐开花

近年来,在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指导下,广州市残疾人文化体育中心共为残疾人开设21类、60个艺术培育班,免费培训残疾人3.1万人次。2020年上半年,广州便陆续开办声乐、语言艺术、舞蹈、文学等系列线上文化艺术课程,开设19个潜能开发培育课程,参与培育学员5900人次;残疾人群众体育线上活动点15个,服务残疾人共1440人次。

在残疾人竞技体育方面,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培养了一批运动员。此外,2019年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首次承办硬地滚球国际赛事。该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几年广州打造了一区一特色、群众体育活动季、残疾人合唱节、残疾人书画展、轮椅太极、轮椅舞蹈等多个文化体育品牌,今后还将隔年承办一次国际性体育赛事。

与此同时,广州市11个区残联积极推动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其中,花都区残联投入80万元帮助16个村(社区)建立残疾人文化活动室;开展经常性文化体育培训活动;番禺区建设5个健身示范点,举办残疾人歌唱大赛、残疾儿童微心愿活动、直播残疾人专题晚会;越秀区地方残联组建轮椅太极拳队、残疾人合唱团,象棋围棋大师队、向阳花艺术团、盲人诗文朗诵和散文创作团队等,五年来共组织6000多人次参加各级各类型文体活动;天河区组织开展残疾人趣味运动会、轮椅太极双扇推广等残疾人文体活动28场,普及1500余人次;增城区过去五年在“助残日”活动期间在区图书馆等公共地方举办残疾人艺术作品展,展出大量残疾人当年创作的书法、国画、油画、摄影等作品;黄埔区修建残疾人专用健身室,截至2019年底,约2500人次参加残疾人健身培训;白云区则举办区残运会,为残疾人搭建文化体育发展平台。

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广州将继续推动基层残疾人体育文化工作,维护残疾人平等参与体育文化生活、共享社会文明成果的权益,推进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发展。

数说广州市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

近年来,广州市残疾人文化体育中心共为残疾人开设21类、60个艺术培育班,免费培训残疾人3.1万人次。

2020年上半年,广州便陆续开办声乐、语言艺术、舞蹈、文学等系列线上文化艺术课程,开设19个潜能开发培育课程,参与培育学员5900人次;残疾人群众体育线上活动点15个,服务残疾人共1440人次。

在残疾人竞技体育方面,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培养了一批运动员。2019年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首次承办硬地滚球国际赛事。

新闻推荐

广州恒大VS北京国安 上海上港VS江苏苏宁上赛季四强聚首半决赛

2020中超联赛昨晚结束了第16轮比赛,随着江苏苏宁淘汰重庆当代,今季四强以及各排位赛球队已产生。广州恒大、北京国...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