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塔昨晚为新花城“一周岁庆生”亮灯新花城过生日啦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张姝泓)今天是广州市区融媒体中心客户端“新花城”上线一周年纪念日。为庆祝新花城“一周岁生日”,昨天19:45起,广州塔户外大屏陆续滚动播放“新花城客户端一周岁啦”公益宣传标语。今晚广州塔将继续亮灯。
探索实践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径
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推进市、区融媒体中心建设,一年前的2019年10月22日,由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主要运营的广州市区融媒体中心客户端“新花城”上线,广州市媒体融合发展大格局初步形成。
一年来,广州以先进技术为引领,不断完善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布局,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同时,从国家战略高度着眼,广州致力于将新花城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融媒体枢纽平台。英语频道、穗港澳频道、广深联动、广佛同城等频道陆续上线,让新花城成为世界了解广州、广东,了解粤港澳大湾区的新窗口。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广州新答卷、打赢脱贫攻坚战、广州电视课堂、中考高考线上咨询会、手印·铭记、美食消费券……新花城上线一年来,不断整合全市媒体资源,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突出“新闻+服务”,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上线以来,新花城共推出融媒体精品报道16万篇,总访问量超过24亿次。
新花城摒弃了传统新闻资讯类APP模式,不断整合全市媒体资源,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突出“新闻+服务”“线上+线下”,整合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在健康、教育、社区、生活等垂直领域和微社区e家通深入全市180多个社区的优势,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不断探索实践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径。
坚守主流舆论阵地
讲好广州故事
今年1月21日,新花城推出由广州日报记者独家采写的《84岁钟南山再战防疫最前线!这两张照片让人肃然起敬》的报道,感动了无数网友,引来全网转发;
2月2日,新花城首发《扩散周知!广州179例确诊病例涉及11个区91个小区或场所》,引发全城关注,阅读量过百万;
3月20日起,推出“你的名字我们的荣光”致敬援鄂医护主题活动以及“手印·铭记”大型活动,为英雄立传;
3月30日,新花城线上首发广州日报独家原创《南山战疫日志》……
一年来,“新花城”充分发挥党媒“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优势,以互联网思维不断推出融媒传播精品,以多样化的传播形态,讲好广州故事,让奋进强音昂扬激荡。
讲好广州故事,为城市发展凝心聚力。新花城在抗击疫情、复工复产、脱贫攻坚、全国两会、以“双统筹”夺取“双胜利”、广州“新”精彩、广州“新”答卷等重点宣传报道领域守正出新。上线一年来,制作出一批亿级、百万级、10万+级的符合新媒体传播特点的产品,一大批首发原创内容登上学习强国、人民日报等央媒平台。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融媒体枢纽平台
一年来,广州从国家战略高度着眼,致力于将新花城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融媒体枢纽平台,让新花城成为世界了解广州、广东,了解粤港澳大湾区的新窗口。英语频道、广佛同城频道、穗港澳粤语频道、广清一体化频道、“广深联动”频道先后上线,打造涵盖信息资讯、政策解读、需求互动、活动评选、智库报告的大湾区融媒体枢纽平台。
其中,广州日报和深圳特区报联手共建“广深联动”频道,推出广深讲好广深双城故事,生动展现广深“双城联动、比翼双飞”的举措、成效和前景,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腾飞。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双方还合作推出“广深科创1+1”云桌会,邀请知名代表委员、企业家等共论新型广深关系,探索“双城联动”的发展之路。
突出“新闻+服务”
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
2020年3月,“广州电视课堂”上线新花城,为疫情期间居家学习的中小学生提供了稳定方便的线上学习平台,累计点击量达9.268亿人次,并为平台带来超过480%的用户增长;
6月20日,新花城推出“2020年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线上会”,超过150家学校在线回答家长学生咨询,累计总访问量过百万人次;
高考季,新花城推出“大学一键通”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依托大数据分析为高考考生和家长提供填报志愿推荐;
“五一”期间,新花城推出“美食消费券”活动,拓展商业合作,推出惠民礼券,单日页面访问近50万人次。
名医大讲堂、中青年医生实力榜、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一年来,新花城坚持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深挖政务服务商务资源,突出“新闻+服务”,构建群众离不开的综合服务平台,真正实现“掌上看新闻、指尖办事情”,集聚起了一大批用户,增强自身造血机能。
推进双中心融合建设
助力基层治理
新花城客户端创新探索和实践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合建设新思路,依托微社区e家通,线上线下相结合,推出一系列直播和特色服务,为基层干部群众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便捷的掌上平台,助力基层治理。
疫情期间,新花城将防疫知识、贴心服务送到基层“最后一公里”。依托市区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合建设的优势,新花城充分整合市、区融媒体平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连续开展200多场线上直播活动。
助力乡村振兴,新花城携手从化区推出“从化乡村小康讲堂”大型品牌直播项目,通过深入挖掘从化特色农业项目,通过市、区融媒体中心搭建起的传播平台及媒体传播渠道,让从化特色农产品走出从化,同时向用户传递科学增收信息、特色项目等内容。
今年8月以来,“文明在身边,创建齐参与”系列活动在全市推开,“新花城”与微社区,线下线上结合,以“全城联动、全程直播”模式发动群众参与,仅8月15日当天,全市11个区同时开展了30多场活动,新花城客户端当天直播平台观看人数突破100万人次。
2020年9月20日,广州“新时代文明实践云”上线新花城客户端,“双中心”融合建设再上新台阶。
新花城,生日快乐!
“南山名医”团队正式入驻新花城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翁淑贤通讯员茹志娜、韩文青)“南山名医”团队正式入驻新花城啦!昨日,在广州市区融媒体平台客户端“新花城”上线一周年前夕,人民网发布了这个消息。
今天是广州市区融媒体平台客户端“新花城”上线一周年的日子,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各学科500多名高级职称专家组成的“南山名医”团队将正式入驻新花城,为用户提供健康知识、互动咨询等服务。
做科普已成为越来越多医生临床工作之余的“必选项”。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一直身体力行,曾8次携团队登上广州日报的名医大讲堂,形象生动地传播健康理念。在“新闻+服务”的媒体深度融合时代,入驻新花城的“南山名医”将通过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的内容生产模式,在传播科学、权威、靠谱的健康科普知识的同时,为公众提供健康互动咨询,更好地服务街坊个性化的内容需求,使广大患者获益。
接下来,还将有更多名校、名师团队、粤菜师傅、广东技工、羊城家政等群体入驻,新花城将搭建起一个更加开放的融媒开放服务平台,更加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提供更多群众喜爱的内容,建构群众离不开的渠道。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也是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在医院,2018年入选为广东省“登峰计划”首批单位、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2020年,成为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建设单位,承担着省市乃至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紧急医疗救援任务,特别是在抗击非典、禽流感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中,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受广大群众信赖,享誉海内外。在《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中,该院作为广州唯一一家市属医院连续10年入围全国百强最佳医院,呼吸专科连续10年专科排名第一。
南山名医团队所依托的这家百年老院,目前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呼吸内科、胸外科、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变态反应科、肿瘤科),及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21个(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血液内科、感染病科、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妇科、儿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变态反应科、肿瘤科、中西医结合学科、耳鼻喉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科、临床护理)。
209所学校正式入驻新花城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刘晓星)在广州市区融媒体平台客户端“新花城”上线一周年之际,包括广东实验中学、华南师大附中、执信中学、广雅中学、广大附中等名校将正式入驻新花城。
今天,新花城融媒开放服务平台启动仪式将在广报中心举办。“南山名医”团队、名校、粤菜师傅、广东技工、羊城家政等群体的代表将正式入驻。未来,新花城将搭建起一个更加开放的融媒开放服务平台,更加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提供更多群众喜爱的内容,建构群众离不开的渠道。
早在今年6月和7月,在广州市招考办的指导下,2020线上中考咨询会和高考咨询会先后在新花城举行,众多知名高中、职业院校和大学参与。吸引了超过150万人次上线咨询。在中高考咨询会的基础上,共有142所高中阶段学校和67所高等院校入驻新花城。
在中考咨询会和高考咨询会板块,用户可以与各所名校实现问答实时互动,尤其是每年招考季时,中高考咨询会是大家了解学校、填报志愿的好帮手。在新花城首页下方点击“服务”,再点击“广报求学”,就可以分别进入中考咨询或者高考咨询的页面,向心仪的学校发问了。想公开提问的,可以点击“提问”,想私聊的,可以点击“私信”。
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由心理专家就亲子沟通、心理健康等方面开展专题课,呵护孩子的心灵。目前,已有《家长能共情,孩子更坚强》《家校共呵护,用爱育心田》《理解多沟通,心门巧打开》《巧用小妙招,开学不用慌》《从心准备好,适应新学期》《用爱多可沟通,激发内动力》等内容,有针对性地就家长如何培养孩子抗挫力、如何应对开学焦虑、家长如何打开孩子心扉等,为广大学生和家长支招。
教育名家面对面,广邀名校长、名师深入阐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方针,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未来,除了继续做好招生咨询服务之外,新花城还将依托丰富的名校资源,继续加强新花城线上校园开放日、教育名家面对面、名师教你填志愿、名师公开课、答家长问等品牌栏目的建设,满足广大受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南山名医”
团队专家简介
黎毅敏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
从事呼吸系统疾病及重症医学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36年,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症医学分会及呼吸病学分会常委,中国病理生理危重病重症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治疗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主持或主要参与了多项科技部重大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逾100篇。积极参与非典、H1N1、H5N6、H7N9流感、MERS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汶川地震及冰雪灾等自然灾害的重症患者的救治,多次获国家、省市级嘉奖。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中,作为钟南山院士团队的骨干成员之一积极参与疫情防控、重症患者的救治及科学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
刘晓青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现任广东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委。一直从事重症医学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尤为呼吸与危重症患者的诊治。直接参与和负责指导突发呼吸道传染病(如SARS、H1N1、H5N1、H5N6、H7N9、SARI等)重症患者的救治及相关指南的制定。曾获2003年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一等功、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人感染禽流感病毒重症病例的诊断、预警及防治》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2020年全国三八红旗手。
杨子峰
研究员,博导,广医一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助理,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西医学组组长
利用诊断、病毒、免疫及药理等多学科交叉,长期致力于呼吸道传染病诊断与治疗。全球首次成功抢救人H5N6(Letter发NEMJ)、获人H7N9最高存活率(逾80%),领导和参与了我国抗击新冠肺炎中药筛选、研发及临床循证应用。曾获2018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等奖项;2020年作为钟南山核心团队成员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牌。
新闻推荐
评论员观察近日,有网友航拍88米世界最大苗族女神仰阿莎雕塑,该雕塑位于贵州剑河县,共耗资8600多万元。据悉,剑河县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