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道德模范故事汇巡演”直播活动之中国扶贫日专场听身边模范讲述扶贫故事
10月17日上午,广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之“道德模范故事汇巡演”直播活动中国扶贫日专场在线上开播,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以朴素的言语、真挚的情感分享他们关于扶贫、支教、慈善的故事,向社会传播正能量。
“2020年5月份的一场意外,这位年仅21岁的女孩,生命永远定格在了祖国西部山区的支教路上……”直播活动上,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支教团队长王弘分享了同期队员李莎的感人事迹。李莎是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届本科毕业生,2019年,在研究生复试中以总分排名第一的成绩进入了保研名单之际,她作出前往山区支教一年的决定。支教期间,李莎无惧环境艰辛,对学生关爱有加,不仅给当地学生传授知识,还注重帮学生扶“志”,被亲切地称为“莎姐姐”。然而2020年5月份,李莎在赴学校开会途中遭遇车祸,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21岁。
直播活动当日为第7个中国扶贫日,第28个国际消除贫困日。除李莎的事迹外,2019年广东好人、广州市黄埔区驻阳山县扶贫领导小组副组长、10年扶贫“老兵”林卫忠,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副会长、高年龄高职位高服务时的“三高”志愿者王颂汤和广东省2016-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个人突出贡献奖、广州市番禺区人才交流管理办公室二级主任科员陈智军的扶贫、慈善故事也在直播活动上广为分享。
据悉,除中国扶贫日专场,“道德模范故事汇巡演”直播活动还将在环卫工人节、全国消防日、宪法日等日子举办相应专场活动,通过故事宣讲的方式宣传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此次巡演活动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中共广州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和广州市协作办公室联合主办,并由新花城APP、花城+APP、微社区e家通进行全程直播。
楷模事迹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李莎:
大山里的她用生命书写青春之歌
2019年,在研究生复试中以总分排名第一的成绩进入了保研名单之际,李莎作出前往山区支教一年的决定,主动请缨到了最偏远的三门镇。然而2020年5月份,一场意外让她21岁的青春永远定格在祖国西部山区的支教路上。在李莎的遗物中,她父亲还发现她做了器官捐赠的计划。李莎把宝贵的生命留在了她深爱的土地上,把青春的赞歌唱响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而她那明媚的笑容将永远留在大家心中,她的精神将一直延续下去。
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副会长王颂汤:
退休16年慈善路恤孤助学救病童
退休后的王颂汤坚持恤孤助学,平均每年志愿服务275天,每天8小时,12年来累计26400小时,被大家戏称为“三高”志愿者:高年龄、高职位、高服务时。
他注重款项使用的公开透明,坚持不设“三公”开支、职务消费、理事会基金,以主动开放的态度坚守慈善事业的纯洁性。这位退而不休的耄耋老人,始终把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作为自己的责任,依然坚守在慈善公益的道路上发光发热。
2019年广东好人、广州市黄埔区驻阳山县扶贫领导小组副组长林卫忠:
舍小家献大爱开拓创新造福乡民
2010年至今,林卫忠“舍小家,为大家”,连续三次参加扶贫工作,他顶烈日、冒风雨,入田头、上村户,稳打稳扎,圆满完成扶贫任务,后因为村民联名的一封请求信,他主动申请再干3年,为村民闯出一条山村持久富裕的路子。
2016年,林卫忠第三次请缨开展扶贫工作,两年时间让村里的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他说,不后悔在职业上升期投身乡村扶贫,十年努力换来村民们观念改变、脱贫致富,值得。
省2016-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个人突出贡献奖、番禺区人才交流管理办公室二级主任科员陈智军:
用脚步丈量民情产业“造血”扶贫
二孩还有4个月就要出生,陈智军毅然听从组织安排,在耐心做好家人思想工作后加入了精准扶贫工作队伍中。他把广州社区治理制度实践等先进经验带到村里,用脚步丈量民情,积极调研、引进、推广兰花种植等产业“造血”助扶贫,为特困学生改善教育环境……真心实意、真抓实干、无私奉献,让扶贫村变成了干净整洁的美丽乡村。5年来,陈智军坚守奋战在扶贫一线,践行了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真正发挥了一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新闻推荐
信息时报讯(记者吴瑕)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即将到来。日前,广州市人民政府就加强重阳节期间白云山登高活动安全管理发布最新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