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文明的因子

广州日报 2020-10-22 03:13

日前,广州市召开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会议强调,进一步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时代新风,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奋力开创广州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如何开创新局面?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精神文明建设,尤其如此。这是一项出发点、着力点、落脚点都在“人”上的工作——由人推动,靠人践行,建设成果体现在人上,又由全民来共享。也因此,越来越多人参与其中,越来越多先进典型进入公众视野,让文明之花绽放在广州城乡角角落落。

就像王正衍,身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在精神文明战线上耕耘了12年,步履不停;就像洪裕好,沉心科研,与病毒较量,一家人齐心协力,荣获广州市文明家庭;就像广州市胸科医院,强化党建引领,发挥专业优势,挺立在战“疫”最前线……这些先进典型,真实、朴实,带给人实实在在的触动、感动。

当然,关键在人,这个“人”字绝不只是典型。它指向每一个基层单位、每一个普通家庭、每一个平凡个体。每个人都应该进一步强化思想自觉、行动自觉,都应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有人或许会觉得,所谓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所谓责任感、使命感,不过是空话、套话,放之四海而皆准。其实,真不是。

我们必须深切意识到,提高精神文明水平,这是方向,是趋势,是一代代人必须要做的事情。人类,就是要走向文明进步,生而为人,就该去做文明的推动者。我们必须深切意识到,狠抓精神文明建设,这是客观需要,事关每个人切身利益。以广州来说,抢抓新机遇、焕发新活力,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无不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无不需要有与之匹配的精神文明水平。所以,强化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绝非空话、套话,而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人们常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对于精神文明而言,每个人都是精神文明的因子。唤起更多人心中的文明因子,让它们更活跃、更具存在感,用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行动,去沉淀与累积精神文明——如此,新局面可成。

(夏振彬)

新闻推荐

广州市文明家庭洪裕好家庭:保持匠人匠心奉献国家

洪裕好(左二)表示,亲身经历今年的疫情,越来越体会到幸福就是国泰民安、家庭和睦、身体健康。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