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恒润实验学校校长廖珂:坚持平行分班让师生都有奔头
教育名家面对面
今年是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公民同招的第一年,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全部通过电脑派位招生。“全民摇号”时代,民办学校如何突围?日前,广州日报记者专访了广州恒润实验学校校长廖珂。从中大附中担任校长开始就坚持不分快慢班的他表示,恒润实验学校依然没有分快慢班,“教育很重要的一点是激发孩子胸有目标、追求进步的内驱力。平行分班,才能让孩子们觉得努力学习是有奔头的。”廖珂说。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晓星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
谈进步
第一届的成功在于激发了孩子们的内驱力
记者:学校第一届学生参加中考,成绩就非常辉煌。有52.81%的学生在700分以上,平均总分697.3分,在全区处于最优位置。作为校长,您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廖珂:2017年我们招第一届学生,其实当时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部都招生困难,当时只要愿意报我们学校的,基本都招进来了。生源比起许多老牌的著名民办学校来说,只能说很一般,优生不多。但我们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一开始就狠抓管理、学风、教风,激发孩子们的信心。老师和学生们心里都铆着一股劲。大概半个学期之后,我们就发现虽然大部分孩子是中等生,但很有潜力,学习的愿望非常强烈。按照学校规定7:30开始晨读,7:15时已经有六七成的学生在课室自习了。有这样的内驱力,孩子的学习成绩基本不用担心。
记者:这种内驱力是如何激发的?
廖珂:激发内驱力是一项很细致的综合性工作。首先要选拔有爱心、工作细致,责任感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在班主任培训的时候,我常常嘱咐他们,不要跟孩子过分强调分数,要更注重过程的激发,多发现孩子的特点和亮点,多表扬孩子,让他们觉得努力学习是有奔头的。我也总跟孩子说:“不要总盯着分数和校内排名,你是在跟广州每届12万名学生竞争,哪怕在学校里不是最优秀的,但在这12万人中,你的成绩已经是佼佼者。只要自己跟自己比是进步了,努力就是值得的。”有学生会因为校内排名停滞不前甚至退步而担忧,我们在分析原因的同时,也会给他们加油鼓劲:“没有进步,很大可能也是咱们学校整体前进了。在整个广州市层面,你的排位还是上升了。”久而久之,同学们的心态就会愈发积极进取。
记者:在教学方面有哪些独门秘笈?
廖珂:首先恒润学校的师资是非常优秀的。管理团队中很多老师都有在中大附中工作的经验。2018年秋我们的初中数学老师参加番禺区青年数学老师现场解题比赛,4个人中有3人获得了一等奖,青年老师的基本功非常扎实。
办校以来,我们的教研主题都是“研学后教”。传统的课堂看重老师如何教,用各种手段让课堂热闹精彩,但学生实际学得如何,老师们关注得不够。现在我们要求老师更多研究学生学的状态,一节课如何让学生自始至终有饱满的学习热情、钻研劲头。一节课的设计要像一个波澜叠一个波澜,一个山头连一个山头那样,做好衔接,才能最大限度地让同学们积极参与。教学是一个很细的过程,一环扣一环,没有那么多需要创新的东西,而是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落实每一个细节。
谈发展
摇号后依然坚持平行分班
记者:您在中大附中担任校长期间就主张平行分班。如今在恒润实验也是如此吗?
廖珂:是的。其实分重点班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利招生,许以尖子生“最好的师资、最好的设备、最好的资源”吸引家长。但从长远来看,分重点班不符合教育规律,不利于调动多数孩子学习的内驱力。从一入学,多数人就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了,没有奔头。老师们也不愿意教平行班,再怎么努力,教学成绩肯定也比不过重点班的老师。所以,恒润实验同样实行平行分班,我们按照摸底考试的成绩,把不同层次的孩子分出来,各班的班主任抓阄。对所有的班都一视同仁,大家同一起跑线,学校对老师教学育人的成果进行考核。有压力才有动力,这样老师有拼劲,学生学习的氛围也很好。前几年,总有尖子生家长跟我说:“如果你们有重点班,我就来,都是平行班我就不来。”我不为所动,坚持按照教育规律办事,现在得到校内校外越来越多人的理解与支持。
记者:坚持了这么多年,也确实看到了实效,对吗?
廖珂:我们对平行分班是有底气的。首先我们的师资比较均衡,老师们都是择优招聘进来的,有强烈的教书育人的愿望,非常想做出成绩。第二,就我多年的从教经验来说,人与人之间智力虽然有差异,但就初中教材内容以及中考的强度和难度,只要孩子在初中三年里愿意学,努力学,老师用心教,绝大部分孩子都能考到700分左右。这里又回到内驱力的问题:平行分班让学生、老师、家长都觉得自己有机会,大家都想比拼一下,内驱力就被激发出来了。这种正能量在第一届学生身上,得到了非常好的体现。
记者:摇号之后,您认为对学校影响大吗?
廖珂:新政对民办学校提出了挑战,可能是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但同时也是机遇。就我们学校而言,生源结构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从新初一入学摸底测的情况来看,语数英平均每科都比过去低了3~5分。但经历过第一届学生的培养,我们觉得这并不是很大的问题。这些年我们最大的优势也不是生源,而是校园硬件、教学管理、校风营造以及细节服务。我们学校硬件在广州中小学之中可谓顶尖。比如整个校园底下都是车库,能够满足家长们的停车需求。我们实行真正的小班化教学,全校班平均32人,为细密服务提供了前提。作为民办学校,我们肯定要把各方面工作尽可能做到极致,让家长、学生都满意。
记者:好多家长选择恒润实验,很大程度也是冲着您这位名校长,对此您的压力大吗?
廖珂:非常感谢家长们的信任。这份信任对于我来说是巨大的动力,也是压力。担任恒润实验学校校长三年来,我只回中大那边的宿舍住过一次,其余时间都是住在恒润的宿舍里,把家都搬过来了。我常常跟老师说,家长和孩子在众多学校中选择了我们,三年后孩子长成什么样,我们是要负责的。教师跟很多职业不一样,他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如果老师只顾眼前利益,不把光撒进每一个孩子心里,就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阴影。同时,老师也是社会公平的第一责任人,这个社会是否公平、有没有温暖、有没有爱,孩子进入社会之前都是在学校感受到的。所以只要是我招进来的学生,我一定要高度负责,考虑到德智体美各个方面的发展。作为校长,我非常注重家长的评价。每届初三的最后一次家长会我都会参加,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是三年前听了我的宣讲才把孩子送进我的学校的。三年后孩子成长得如何、发展得怎样,我应该当面给家长们一个交代。让我欣慰的是,我们的学生都在逐渐成长为追求进步、爱好学习、有活力、有爱心、热心为社会服务的阳光少年。家长们也认为我“说话算话、办事实在”,这就是对我最大的褒奖。
新闻推荐
今年初,程姨的左眼皮毫无征兆地开始跳动。由于前段时间忙着照顾孙子,她以为只是累着了,便没放在心上。逐渐地,她不仅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