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垃圾治理问计于大学生的多重启示

信息时报 2020-10-18 00:49

珠 江瞭望

日前,“广州高校垃圾分类治理创意大赛”系列活动开启,旨在用智慧方案破解高校校园外卖垃圾和快递垃圾的减量难题,活动分设快递包装物回收利用和外卖餐具治理两个组别,总奖金10万元,以期通过发挥广州地区高校在全省高校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和推广“高校+”校园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模式,树立“广州样本”。

《校园快递行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9年高校快递超过30亿件,以教育部披露的高等教育在校3833万人计,意味着人均快递达78件,是当年全国人均42件的1.8倍。另外,2018年底在广州大学城回收的一份千人问卷调查显示,“一天一次及以上”点外卖的同学占比33.72%,扔掉的外卖餐盒中剩余食物残渣较多的占54%。这两组数据表明,大学生群体有着强劲的购买力,同时也预示着高校校园有着超大量生活垃圾的减量需要。

正因于此,许以重金的“广州高校垃圾分类治理创意大赛”,令人眼前一亮。围绕外卖和快递产生的高校校园生活垃圾如何分类治理,显然需要大学生们表达意见。这既是对大学生践行垃圾分类治理的实践教育,也是问计于民的表现。说到底,高校校园生活垃圾的分类治理需要大学生们身体力行,也需要他们贡献智慧方案,以主人翁的姿态深度介入其中。

进一步讲,在现实价值之外,类似于“高校垃圾分类治理创意大赛”这种活动,将会促进高校教学更加接地气。高等教育从来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揆诸实践环节,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也是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内在要求之一。“高校垃圾分类治理创意大赛”能够启发学生去发现身边的问题、努力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锻炼素质与能力。这正是人才培养所需要的。

垃圾分类治理不仅局限于高校校园,同时还是一个需要“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问题。引导、激发大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并对一些社会问题发表见解、提出解决方案,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高校垃圾分类治理创意大赛”目标指向当然是征集垃圾分类治理的智慧方案,但同时具有着激发大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价值。当更多这类大赛走进校园,就会对大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产生潜移默化的引导效果。

引导大学生关注垃圾分类治理的社会问题,一方面养成垃圾分类治理的生活习惯,为日后或可成为这方面的社会传播者做铺垫;另一方面培养以“共建共治共享”思维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与责任,这将会是多重收获。从这个价值来看,校园垃圾分类治理问计于大学生是个很好的方案。

◎燕农 大学教师

新闻推荐

广州30个公交站点将换新名

扫码来看更改站点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卢梦谦)广州30个公交站点将换新名,邀请你来提意见!记者了解到,市交通运输部门汇总...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