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类警情、刑事立案数连续5年下降 广州平安建设考评全省第一

信息时报 2020-10-15 01:02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陈绵钦) 昨日上午,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在广州市新闻中心举办“推进平安法治广州建设,提升幸福安全广州温度”新闻发布会,广州市委政法委、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广州市人民检察院、广州市公安局等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广州市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工作亮点和成效。

平安建设法治广东建设两项考评全省第一

广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岳向阳介绍,在今年8月份揭晓的2019年度全省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评结果中,广州市得分排名全省第一。今年9月份,在2019年度法治广东建设考评中,广州市蝉联全省第一。

在疫情防控工作上,全市政法机关首创“三人小组”工作模式,开展涉疫情重点人员落地排查和分类管控工作。将各类回到社区的涉疫重点人员纳入全市19.5万个基础网格实施精准管理服务。

全市政法机关聚焦稳就业、保市场主体等“六稳”“六保”任务,积极化解疫情引发的劳动争议、商铺租赁等矛盾纠纷。出台司法服务保障大湾区建设23条意见和《关于加强法律服务工作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决定》,建成涉外法律服务产业园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暨“一带一路”法律服务集聚区。

市委政法委已经成立试点工作专项组,正在加快编制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开展“2020年广州市市域社会治理十大创新项目大赛”,全面推进136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任务。

案件类警情、刑事立案数连续5年下降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杨炳升介绍了“平安广州”“法治广州”的工作情况。今年以来,全市案件类警情、刑事立案数已经连续5年同比下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两抢一盗"警情数同比下降28%,立案宗数同比下降44%,均创下历史新低。

为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广州公安开展打击涉食药环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今年以来,破获食药环领域犯罪案件692宗。为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安全,今年以来,全市侦破电信诈骗案3790宗,刑事拘留2977人,逮捕1662人,向事主返还金额近2千万元。自广州市反诈中心成立以来,通过直接劝阻群众汇款转账、协助拦截被骗资金等方式,成功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达24亿元。

为切实守护校园安全,近期,广州公安对全市4000多个中小学、幼儿园校区进行全面的隐患排查,目前全市学校“一键报警”装置100%安装到位、100%接入市110报警中心、全面落实“护学岗”“三见警”机制。

市检察院上线运行“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信息库”

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李学东介绍了全市检察机关服务法治广州、平安广州建设工作情况。去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案件110884件,24个案例入选全国全省检察机关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精品案例。

全市检察机关深化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牵头与深圳、佛山、东莞市院建立“保护珠江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联盟”。向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发出加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220份,回复整改率达99.67%,创历史新高。

此外,上线运行“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信息库”,建设集“一站式”取证办案、救助保护和综合预防三位一体的“护蕊”工程,制定《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案工作指引》。

广州法院为务工人员追回1.8亿拖欠工资

市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吴振通报了广州法院强化审判执行、提供司法服务保障有关情况。据介绍,今年1至9月,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62.6万件、办结42.6万件,法官人均结案343.7件,同比分别上升18.2%、20.9%和17.9%。

全市法院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大“打财断血”“打伞破网”力度,审结的“村霸”刘永添涉黑案入选全国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件。在民商事审判中贯彻新发展理念,出台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实施意见、加强产权司法保护的17条措施。服务营商环境建设,设立广州破产法庭,累计化解债务355.9亿元,盘活土地134.4万平方米。

在提供司法服务保障方面,今年以来审结涉教育、就业、医疗、住房、消费等民生领域案件17831件,为10297名务工人员追回拖欠工资1.8亿元。此外,创新跨域立案、容缺受理等诉讼服务举措,办理全国跨域立案1102件,网上诉讼服务中心疫情防控期间提供71项“不打烊”服务,“云上审执”成为新常态。

新闻推荐

疝气术后为何囊肿难消

我老伴有腹股沟疝气,由于阴囊处肿块较大,两个月前去广州做了手术。顺利手术后康复出院至今,不过囊肿仍然未完全消除,请问...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