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课题《信息化条件下中职项目 教学法的应用研究》展示“四个一”研究成果
梁振华老师展示课例
活动现场
本报讯(记者黄婧琪 文/摄)10月13日,广州市“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信息化条件下中职项目教学法的应用研究》在区职业技术学校举行“四个一”成果展示活动。原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校长、广州市政府首席督学、广东省特级教师胡学兰,区东方职业技术学校教研处主任刘浩作为专家组成员到场指导,区职业技术学校校长仇高波、副校长董成波,课题组及子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活动。
活动上,课题组成员作“四个一”课题成果展示,即一节精品课例、一篇文献综述、一篇论文研究成果、一篇结题报告。
课题组成员梁振华老师展示了一节《创建工业机器人工件坐标与轨迹程序》的精品课例。梁老师的课堂以项目为载体,通过信息化手段,如课堂派、微课、二维码等,围绕课前准备,实施项目、项目评价、拓展项目四个内容来开展。
课题组成员汤伟杰就课题近三年的文献综述作了报告。汤老师主要从文献检索的基本情况、个案分析及提炼汇总与剖析三方面展示了课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课题组成员王艳芳分享了一篇发表在省级刊物的论文《“信息化+项目教学”模式在维修电工中级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中的应用》。王老师主要从课题的研究意义与背景、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过程与方法、研究成果与应用、结论与思考等五方面进行了阐述,将课题研究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提炼出信息化+项目教学模式,并对该模式的应用实践、应用优势等方面进行了讲解。
课题主持人梁珠芳作课题研究报告。梁老师从提出问题、研究理论依据、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研究过程、主要研究成果、课题的创新与特色、问题与展望等八个方面作报告,并展示了该课题四方面的研究成果:一是以赛促教,提炼了“工学一体”信息化项目教学特色课型;二是教学实践,构建了SIE信息化项目教学模式;三是校企合作,创建了信息化平台与教学资源;四是以研促教,成果丰硕。
在点评环节,刘浩以“好、深、多、大”四个关键词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一是选题好。在项目教学中融入信息化手段,解决了中职教育中项目教学的一些痛点和难点。二是研究深。课题文献研究深入,基础牢,研究扎实。三是成果多。在教学中构建了SIE信息化项目教学模式,而这个模式在推广过程中也是屡次获奖。四是影响大。课题成果辐射到周边多个地区。
胡学兰课题组所做的大量工作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她表示,作为广州市教育规划课题,本课题在区属中职学校的课题研究中处在较高的水平。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促进了学校老师专业能力的提升,重塑了中职学生的学习信心,助推学校发展。同时,促进了校企合作在教学层面的一个深度融合,促进了信息化手段与课程教学的一个深度融合,并作出了良好的示范。胡学兰还对 “四个一”成果展示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建议。她希望能有更多的老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通过课题把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提升,将课题研究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机融合。
仇高波表示,优质的教育要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希望学校教研室要继续加大科研力度,寻找更多适合中职生学习发展的方法。要再接再厉,多下功夫,在传统的项目教学基础下动态切入现有的信息化条件,对教学进行优化,提高学校的教学效果。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陈丽莉)达安基因13日公告实控人拟变更,其控股股东广州中大控股有限公司的国有股权无偿划转事项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