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拍”让垃圾分类监督更有力
为贯彻实施好《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加强对垃圾分类的持续监督,市人大常委会与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共同开发了“垃圾分类监督”小程序。通过该程序,人大代表可以通过手机拍照并上传照片的方式,随时随地对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点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有关建议。
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成效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激发各种力量,以最大的“半径”画出最大的“同心圆”。为人大代表开发专属的“垃圾分类监督”小程序,可视为运用信息手段撬动体制力量的创新之举。人大代表“随手拍”,城管部门“及时改”,双方良好互动,很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用好这个小程序,发挥其最大的“功率”,不妨从两个“度”入手:人大代表参与度、城管部门敏感度。垃圾分类监督可以“随手拍”,小程序很有创意,操作起来也很方便,但要用户数量足够大,监督效率才能更高。而要让更多人大代表了解并乐于使用“垃圾分类监督”小程序,还要做一些辅助工作。比如,将垃圾分类监督工作与人大代表履职表现相结合,与人大主题活动相结合,与区级、镇街相关活动相结合,争取获得更高的知晓率、参与率。
人大代表的热情有了,城管部门的办理速度与质量也要与之相适应。从一些地方过往的实践来看,对于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和批评,个别行政部门有时表面上很重视、很迅速,办理起来仍需努力。有监督就要有回馈,才能让监督发挥作用,才能呵护监督者的恒心。“垃圾分类监督”小程序如何回馈监督不得而知,希望这一渠道是畅通的、高效的,有利于双方的良性互动。
人大代表通过“随手拍”监督垃圾分类工作,胜在效率较高,难在人手不足。因此,笔者希望,在这个小程序日益成熟之后,逐步为更多人开通监督权限,吸纳更多有生力量参与“随手拍”。比如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环保类公益组织成员、志愿者等。可能的话,还可以让热心群众使用这个小程序,共同为广州垃圾分类出力。
(连海平)
新闻推荐
破解停车难广州拟出新规,力推学校等区域停车场建设 鼓励事业单位车位有偿错时共享
□本版撰文信息时报记者何小敏破解停车难问题,广州又将有新举措。广州市发改委10月12日发布公告,为进一步提升城市交通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