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服务,提升公交吸引力

广州日报 2020-10-13 04:03

热评

近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表示,各地应加快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出行服务体系,着力提高公交服务的运行速度和准点率,持续改善城市公交服务品质,不断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吸引力。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公共出行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某些场景,公共交通出行的舒适性和便捷性远远超过个人机动化出行。今年“十一”假期,支付宝数字生活平台数据显示,人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热度上涨85%。由此可见,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方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

以广州为例,近年来不断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基本实现公交电动化,绿色出行环境日趋向好。在推动“绿色”发展的同时,广州公共交通也依然保持“智慧”创新。5G、人工智能、物联网……为公共出行插上“科技”翅膀,逐渐走向智能化、智慧化,为市民提供更人性化的出行服务。

当然,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吸引力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比如,市郊一些长线公交准点率不够高、早晚高峰拥堵等问题仍然存在。对此,一方面,要对公交线网进行动态化、常态化调整。尤其是轨道交通服务无法覆盖的地方,比如历史街区、老旧街区等,更应通过增加微循环线路,加强与轨道交通、干线接驳换乘等方式,提升市民出行体验。同时,要推动智能网联与智慧交通融合发展,将智能网联云控管理平台统筹纳入城市超级大脑,逐步完成公交车辆、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等设备的智能化、网联化改造,缓解拥堵情况。

另一方面,要盘活、整合多种公共交通出行方式,使之形成和谐、相互支撑的关系。将公共交通的多种方式串联在一个系统中,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热情自然会更加高涨。比如,不断改善慢行交通出行环境,通过加快共享单车立法,完善共享单车发展模式,试点市场化运作便民车服务等,与常规的公交服务体系一起为市民打通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只有不断提升交通行业服务保障能力,把公共出行服务创新作为持久追求,让更多市民主动选择便捷、高效、舒适、低碳的公共出行,才能持续改善城市公交服务品质,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吸引力。(刘琛)

新闻推荐

广州PM2.5再创新低

信息时报讯(记者欧嘉福通讯员穗环宣)近日,记者从广州市生态环境局获悉,广州在落实蓝天保卫战工作方案、推进广佛跨界河流综合...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