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和理性应对流感疫苗暂时紧缺现象
珠 江瞭望
又是一年流感季,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流感疫苗需求剧增,不少地区供不应求。广州的情况如何?近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张周斌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提升了公众的健康防护意识,市民对疫苗的需求较去年而言会有大幅度增长。且从全国范围来看,企业的疫苗产能本身就和群众的旺盛需求存在差距。
近期流感疫苗在多地“一针难求”,部分城市还出现黄牛炒卖的现象。对此,市民难免心生疑问:疫苗生产与供应是不是出现了问题?会不会给冬春疫情防控增添新的麻烦?
疑问难免催生焦虑。但是,我们要看到,在去年之前,流感疫苗接种率长期处于低位,多年来仅为2%左右,流感疫苗接种率不高,一直困扰着防疫部门,也是很多地方动辄出现流感局部流行的重要原因。过去普遍不愿意接种,今年的需求突然猛增,疫苗的供需出现矛盾自然在所难免。值得肯定的是,这体现了公民健康素养的提升,这样的进步,是防疫宣传多年都没有达到的效果。
此外,今年流感疫苗紧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号称史上“最严”的《疫苗管理法》于2019年12月1日正式实施,为了“最严”监管,牺牲生产效率是值得的。且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发生之后,部分疫苗生产企业尚未完成整改,产能没有完全恢复。从长远来看,这种现象不仅不值得担心,反而应为此感到安心,因为有高质量作为前提,数量才有意义,这样的“慢”一旦得到化解,疫苗的安全性和可及性,就会一同得到大幅提升。
除了要正确看待,还要做到理性应对。当前的流感疫苗紧缺应该只是暂时现象,后期会有大批流感疫苗上市。但即便疫苗紧缺暂时难以化解,只要坦然应对,也可让民众做到心里有底。另外,流感疫苗越是紧缺,就越要用到刀刃上。《全国流行性感冒防控工作方案(2020年版)》明确,医务人员、老年人、儿童、孕妇等为优先接种对象,并要求降低重点人群流感疫苗接种费用。这些要求若能得到贯彻执行,就能大幅度降低重点人群的感染率,流感就难以大范围传播。
普通民众的理性应对也至关重要。疫苗充裕就积极接种,是公民健康素养的体现,疫苗紧缺就将资源留给最需要的人,则是社会文明的体现。此外,用疫苗来预防传染病是一种理性选择,但自我防护的作用同样不容低估。比如,排队保持距离、就餐使用公勺公筷、公众场所佩戴口罩等,这些个人防护措施做好了,流感疫苗暂时紧缺就显得不那么严重了。
◎罗志华 医生
新闻推荐
白天观光看展购物,夜间逛潮流集市 粤繁华商圈客流倍增加速消费回暖
南方日报讯(记者/欧志葵昌道励实习生/韩一然)上午叹完粤式早茶,搭乘广州观光巴士前往富有西关风情的骑楼大街、城市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