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海鲜,不潮汕
□陈妍钰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二(5)班
对潮汕人而言,一顿饭没有海鲜就是没有灵魂的。
我生于潮汕,长于潮汕。小时候,鱼汤就代替奶粉成为了我的口粮。长大一些,每一天都会从一碗热腾腾的海鲜粥开始。就像外婆说的那样,哪有潮汕人不吃海鲜的呢?
还记得小时候舅舅和爸爸带着我和弟弟妹妹们去海边玩,我们总能抓到小虾小蟹,甚至在外婆家旁边的河里也能轻易捞到贝类。潮汕地区近水,水意味着富饶,这大抵也是潮汕人的信仰所在吧。因为潮汕人天生就是“海洋眷顾的孩子”。
潮汕人几乎天天吃海鲜。捕捞上岸的海鲜,当天就会被做成各式各样的佳肴送上人们的餐桌。有时根本不用复杂的做法,甚至不用添加多余的调味料,半个柠檬去腥提鲜,再加上一小勺盐调味,清蒸一下便是最天然、最富有“海的味道”的珍肴。
我虽然从小学起就来到了广州,但潮汕人的本能仍让我对海鲜抱有极大热情。前些年我总是嚼着从老家扛回来的鱿鱼丝,盼望着放寒假或暑假能早点回老家,吃上我心心念念的海鲜。好在如今快递业兴起,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每个月都会快递一些海鲜给我,着实解了我的思乡之苦。
我还从妈妈那里多少学到一些“只有潮汕人才知道”的关于加工海鲜的小技巧。比如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虾,可以用水冲洗将冰化去,若是放水里浸泡,肉质会变软,没有原本紧致爽脆的口感;做一顿海鲜大餐也相当简单,解冻、洗净、入锅蒸,不一会儿,金红色的虾就出锅了,鲜美甘甜,嫩滑爽口,尝过方觉人生无憾——鲜虾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就能迸发出它本身的魅力。
香港美食家蔡澜先生曾说:“食在广东,味在潮汕。”能生在潮汕,于我而言便是快乐,是骄傲,那种家乡情怀尤其浓厚。对传统潮汕人来说,回到家乡,看到妈祖庙里来来往往祭拜的人们,看到海边渔民忙碌的身影,看到餐桌上丰盛的海鲜大餐,总是很容易就能体会到“家乡”二字的意义。
(指导老师广州市第六中学教师张清)
新闻推荐
全国首个5G+智能理货项目落地广州港 码头前沿理货作业 已实现无人化
南方日报讯(记者/宾红霞通讯员/张敏敏高晖晔沙)近日,广州港基于5G的集装箱码头智能理货平台正式在广州港集装箱码头公司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