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越秀班 闯入大世界 教育强区组团帮扶黔南罗甸,全班46人上一本
李角猛老师在给越秀班的学生上数学课。受访者供图
马上要各奔东西,罗圣秀(右一)的妈妈搂着姐妹俩,百感交集。
谢一铭(右)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双看世界的眼睛。受访者供图
教师节当天,张立巍收到了学生们送来的鲜花和真挚的留言。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一纸录取通知书,穿越2200多公里,飞抵贵州省黔南州罗甸一中。简陋的毛坯房内,罗圣秀紧紧抱住姐姐,泪如雨下。“爸爸,我考上大学了。”4年前,父亲意外过世,母亲外出打工,她和姐姐成了留守儿童。
罗甸地处贵州省黔南州麻山腹地,总人口35.31万人,是深度贫困县。3年前,广州教育第一强区越秀派出“最强教师天团”,远赴千里组建第一届越秀班。高效的“广式”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育理念,重拾罗甸一中严谨治学之风。
47人全上本科线,4人600分以上圆梦全国名校……这个以贫困生为主的第一届越秀班,高考创下历史最好成绩。两地教育工作者三年同心耕耘,一个个学生走出大山闯荡世界,成就了东西部扶贫协作中的一段佳话。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谭超郑慧梓郎慧
摄影:南方日报见习记者金镝
一对一培优
留守儿童踏上“航天路”
6时30分,罗甸一中还笼罩在晨雾中,新一届越秀班的早读课已经开始。听着熟悉的读书声,罗圣秀仿佛又回到备战高考的日子。她指着靠近墙壁的方向说,“以前我就坐那个位置!”
罗圣秀是今年罗甸一中的高考状元,也是全县的第二名。看着眼前这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很难想象她的父亲在4年前已意外过世,全靠妈妈一人打工抚养。生活的艰辛,也磨砺了她的斗志。看上去像个初中生的她,140厘米的个头,笑起来有个小酒窝。
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十多年前,罗圣秀的父母翻越重重大山,到2000公里以外的江苏省南通家纺城打工。那时,大量的罗甸青年流向沿海一带务工。在越秀班,像罗圣秀这样的留守儿童超过一半。
孩子的成长路,需要灯塔指引。罗圣秀的成绩一直很好,由于身材娇小,亲戚们都跟她妈妈说,“留在贵州读大学就好,到外面容易受欺负。”
而在她的老师眼里,罗圣秀应该冲击高分,冲进全国名校。这位老师就是来自广州市育才中学的高级数学老师李角猛。初到罗甸县,他就感受到这里的同学很淳朴,也很迷茫,“他们向往大山以外的世界,同时感到陌生和胆怯。”
距离罗甸仅50公里,世界最大的FAST射电望远镜接收着外太空的信息,人们把这个直径500米的大块头叫作“天眼”。“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种"天眼"精神。”罗圣秀至今还清楚记得“猛哥”对自己的鼓励,“不要小看自己,局限自己,你也可以仰望星空。”
为了让罗圣秀的成绩实现突破,李角猛为她制定了专属备考方案。在越秀班,李角猛引入广州的“面批”教学法。“数学老师一定要多改作业,多找学生谈心,才能了解到学生缺什么。”他说,“作业要全批全改,一对一"面批",要求学生建立错题本。”
高考前两个月,李角猛老师联合其他老师启动“高考攻关班”计划。这是一个从全校挑选出八个人组成的小班,通过精心组织教学,查漏补缺,突破重点难点,最后八位同学高考成绩全部超过600分,罗圣秀亦在其中。
由于他平易近人,教学风格活泼,学生亲切地叫他“猛哥”。“身板虽小,也可以追逐大梦想。”“猛哥”的教诲言犹在耳,罗圣秀不再犹豫,在志愿表写下: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沉浸式教学
沟通世界的“广式”课堂
7月8日下午1时30分,高考的英语考试即将开始。罗甸县第一中学门外百步梯下,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他既不是家长,也不是学校老师。看到这位特意穿上大红套装的“怪哥哥”,同学们都欢呼起来。
“加油!”“加油!”这位送考者叫谢一铭,来自广州市育才中学,也是第一届越秀班高二的英语老师。结束支教后,他一直记挂着同学们。7月6日早上,他从广州出发,辗转900多公里赶到罗甸。核酸检测结果一到手,便立即从医院赶赴考场。
如愿见到阔别一年的学生,谢一铭难掩内心的激动。在学生的眼里,是这位英语老师的课堂拉近了自己与世界的距离。
“我所任教的科目是英语,作为和世界沟通的工具,学生学习的除了单词、语法,还要了解语言使用的文化背景、历史地理。”谢一铭说,一开始,他就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让罗甸的孩子放眼看世界、感受世界。
从卢浮宫里的巨幅油画《自由领导人民》到英国国家美术馆里梵高的《向日葵》,从斯里兰卡的义工经历到英国学习的所见所闻……曾经游历世界的谢一铭,把自己的游记带进了课堂。学生们在学习英语时,多了一分向往,少了一分枯燥。
“有一堂课讲海洋,谢老师将自己在马来西亚潜水时看到的美景,用英语娓娓道来。”今年考取了北京理工大学实验班的杨思思,至今还记得上谢老师英语课的细节,仿佛就跟着他到了海底世界一样。
广州老师,带来了一双看世界的眼睛。沉浸式教学,全程英文互动,知识旁征博引,个人生活体验的分享……谢一铭的英语课受到学生们的热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
去年,英语老师陈锦雄接替谢一铭来到了罗甸一中,他的课堂延续了广州老师灵活、有趣、实用的风格,鼓励同学们认真听、张口说。
今年高考,越秀班的同学英语听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6人得到30分满分,平均分达25.95分。
粤黔共成长
两个“6点半”改善教风
批卷子、改作业、找题目……每天早上,59岁的李角猛总是第一个来到办公室。
“我年纪最大,就倚老卖老了。”李角猛开玩笑说,“希望广州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可以影响当地的老师。”从业快40年,到贫困地区支教的愿望,一直藏在李角猛心里。
2018年,他带上一家老小,跨越山海,投身支教。第二年,他申请再赴罗甸,每天工作14个小时,每周共18节课。
在支教中,他一直坚持做到两个“6点半”,早上6点半前到办公室备课、批改作业、批阅试卷等;晚上6点半前进入班级辅导学生,在无晚修辅导的情况下,也要留在办公室备课、回答学生提问,直到晚上8点以后才返回宿舍。
年近六旬,为何还这么拼?“我爱这里的孩子,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李角猛说,“希望在我离开的时候,可以给罗甸一中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团队。”
久而久之,罗甸一中的老师被他的敬业精神触动,一改之前时间观念不强的作风。从教学态度到教学方法,罗甸一中在短短几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广州的老师,就像鲶鱼一样,激发了全校教师的斗志。”在罗甸一中副校长陈志高看来,“我们称之为"越秀班效应",人才帮扶的积极意义是金钱换不来的。”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全面提高罗甸一中的数学教学水平,李角猛对全校数学老师进行“名教师、精品课”集中辅导授课。他还培训青年教师,支教以来他带出了两位“入门弟子”。旁听课堂、指导备课、处理教材、探索教法……他指导的陈锋老师,在贵州省首届“一课一题,多解变式”研讨会上取得了第三名。
越秀老师的使命早已超越了越秀班。初到罗甸,广州市第十六中学的化学老师马淑建发现,当地教师最缺的就是理念和方法,这正是越秀区老师相对擅长的。
当地老师没有编写学案和试题的习惯,全靠购买现成材料。“依赖外部套题,就无法对考试结果做细致分析,不清楚学生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易错点的系统训练便无从谈起。”马淑建心急如焚,他请缨自行编写试题,并共享给备课组老师。
在马淑建的影响下,当地老师也开始编写教学材料,逐渐建立自信。以点带面,最后化学备课组完成了高二学年整本选修四和选修五的学案编写。高三,心系越秀班的马淑建申请再回罗甸,带领学生最后冲刺。
往年,罗甸一中的省一模、州联考的化学成绩平均只有五十多分;今年,越秀班提升到了七十分。
3年来,越秀区先后共派出9名优秀教师到罗甸一中越秀班任教。在今年的高考中,罗甸一中越秀班共47名学生,本科上线率100%;一本上线46名,上线率97.8%。
山沟沟里飞出金凤凰。47名学生入读大学,47个家庭的命运随之改变。
■数读
越秀—黔南教育帮扶主要成果
◎2016年,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与黔南州罗甸县人民政府签订了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合作框架协议。近3年来,罗甸县共获得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4246万元,实施边阳越秀实验小学、县特校、罗甸第五小学教学楼、县二小学生宿舍楼、大亭中心校学生宿舍楼、董王中心校宿舍楼(县二小、大亭中心校、董王中心校属国投和安信援建项目)等教育补短项目。
◎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组团式结对帮扶方式,与罗甸县内乡镇社区以上23所学校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2017年8月,在罗甸一中开办越秀班,越秀区教育局每年选派3名教师到越秀班进行授课,并专门为越秀班“三优”学生安排20万元的奖学金。越秀区帮扶的边阳中学、罗甸二小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风格,成为县域内具有优质特色的示范性学校,辐射带动效果明显,全县教育正步入一条良好发展的轨道。
◎在广州市越秀区的帮扶和支持下,罗甸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18年,罗甸县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认定,中考成绩跨进黔南州的第一方阵,高考成绩实现逐年攀升。2019年,罗甸高考实现历史性突破,罗甸一中文科最高分位列黔南州第一名。2020年,罗甸一中高考越秀班47名学生,一本上线46人,上线率97.8%,本科上线率100%;总分600分以上4人,其中理科最高分665分。语文学科高优分4人,最高分130分;数学学科高优分11人,最高分132分;英语学科高优分11人,最高分140分;理综高优分5人,最高分260分。语文、数学、理综的平均分创历史新高。
■延伸
敞开大门的副校长办公室
2名学生拿着刚刚批改完的试卷,“嗖”的一声闯进了平塘民族中学的副校长办公室,“老师好,能不能给我们讲讲这道题的思路……”他们要找的是化学教师张立巍。
2年前,张立巍从广州市白云区来到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出任平塘民族中学副校长。她给自己定了一个小规矩,办公室的门要随时敞开,“让学生找得到,喜欢来,有收获。”
广州老师春风化雨的教学方式,换来了累累硕果。在今年高考中,平塘民族中学实现了从倒数到先进的历史性飞跃,600分以上完成率在黔南州排名第二,一本上线完成率排名第四。
“副校长是位知心大姐姐”
干练的短发、笔挺的腰身,时刻面带微笑……初见张立巍,就能感到一种温柔的亲和力。在白云区的支教团队中,她有点特别,在贵州贵阳出生长大,到广州工作后,一直希望有机会回到家乡。
“白云区有这个机会,我马上就报名了。”她说,“丈夫一直都知道我有这个愿望,所以没有反对。”刚到平塘的时候,张立巍就发现,这里的学生中有很多是留守儿童,“比起大城市的孩子,性格相对害羞,对未来也比较迷茫。”
平塘民族中学是平塘唯一的高中,汇聚了全县的高中学生,高三年级就有1754人之多。如何融化他们心里的“小冰山”?张立巍觉得,广州的老师是外来的,想和学生打成一片,要更加积极主动。
“有学生来找我问问题,我特别开心。”她希望学生们都能随意迈进自己的办公室,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看到有学生遇到难题,张立巍喜欢正向鼓励,“你可以试试这个办法。”她从不说“你的思路是错误的”。慢慢地,张立巍打破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壁垒,成为学生们的好朋友。
“广州老师水平高,像个知心大姐姐。”在平塘民族中学,这是师生对张立巍的普遍印象。在学校里,和她打成一片的除了学生,还有青年老师。因为她的一句“南瓜好吃”,便有人偷偷把南瓜放在她办公室门口;当晚上通电话时听出她感冒的声音,便有老师连夜送来药物……“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让我很感动。”张立巍说。
能够俘获青年老师的心,张立巍自有一套秘诀。学校青年教师较多,名教师、学科带头人较少。张立巍提出,学校要进行青年教师培训,培养名教师、学科带头人。为提升青年教师的课堂质量,近一年来,她累计听课、评课100余节,与青年教师“一对一”或“一对多”结对指导。超过20位老师,成为了张立巍的徒弟。
“大胆说出你的梦想!”
“我就想当一名外交官,为国家说话,捍卫国家尊严。华春莹是我的榜样,她站在台上说话特别掷地有声。”——高三(十四)班学生韦潇怡。
“我的目标是考进大学同济大学医学院,成为一名医生。这次疫情,让我知道医生的伟大和无私。他们是我们国家的英雄。”——高三(十四)班学生邓成举。
“我想成为一名播音主持人,讲述我们家乡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贵州,喜欢贵州。”——高三(十四)班学生石金。
……
在一次特别的班会上,听到同学们给自己定的“小目标”,张立巍感到很欣慰。刚刚来平塘的时候,张立巍也曾经问过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要考大学?你的梦想是什么?她得到的答案,大多是“找一份好工作,赚钱养家”。如今,短短两年的时间,原本内向的学生纷纷敞开了心扉,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梦想。
在张立巍的育人理念里,扶志教育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我们马上就脱贫奔小康了,眼前的困难,不应该成为贫困地区学生追逐理想的藩篱。”张立巍说。学校不仅是教育机构,更应该是有志改变命运的理想者家园。有远大志向的人,不容易被外在的欲望所迷惑,不会被一时的困难和境遇所吓倒。
“很多学生都主动给我讲,他们现在的学习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考上一所好大学,他们更想学到更多的本领,将来为祖国作更大的贡献,为社会、为国家争得更多的荣誉,真正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生们的改变,反过来也坚定了张立巍的志向和梦想。自从2018年来到平塘后,她的返穗时间已经连续延期2次。张立巍说,“我会继续延期第三次,我爱这里的学生,想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如果组织批准,我一定留下来。”
新闻推荐
他们,就是英雄的模样! 越秀区华乐街退役军人风采展示活动昨日揭幕
89岁的老兵赵英远来到活动现场分享兵戎岁月的故事。信息时报记者胡瀛斌摄越秀信息时报讯(记者黄绮媚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