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润秋 深情陪护 “梧桐树”为近千名广州失能老人送去中秋礼包
■胡嘉茜(左一)给卢婆婆送去中秋礼包,婆婆开心地拉她与家人一起聊天、合影。
花好月盈,爱不缺席。
记忆被疾病蚕食,轮椅上的老人已不记得中秋临近。但“梧桐树”不忘,给服务的近千名失能失智长者,送去香甜月饼,无尽关爱。
病房里无聊、寂寞?别担心,小朋友们,碧心公益和“爱童行”的志愿者,带着祝福卡片、清甜水果和七彩画笔,来陪你。
还有街道对困境家庭的探访,社区对独居老人的看望……我们身边,正发生着很多温暖的故事。
新快报记者将镜头对准几个瞬间,这些温情与守望化作小小音符,融入善城广州的爱之曲。
新快报讯“过来坐下,陪我说说话!”卢婆婆接过胡嘉茜递来的红色礼包,拉着她坐在轮椅旁边,聊起了家常。连续一周,在20多个长期护理保险服务对象的家里,嘉茜代表公司都送上了一份节日的祝福。“他们比普通人更需要关怀,能代表"梧桐树"送出一份温暖,我特别开心。”新快报记者了解到,中秋国庆“双节”即临之际,广东梧桐树养老服务机构(简称“梧桐树”)已为广州市近千名享受“长护险”的失能老人送出节日礼品,让他们享受香甜月饼的同时,感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爱。
“婆婆当我是半个女儿”
嘉茜原是医疗机构的一名临床护士,2019年,她离职来到梧桐树担任护士长,开启了为居家失能老人提供照护的探索。梧桐树是一家老牌养老服务机构,“我们有规范、标准的系统化管理体系,护理人员全部执证上岗。”梧桐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广州,所有参加本市职工医保的人员,经过相关评估达到一定的标准,都能享受到长期护理保险的相关待遇。自“长护险”实施以来,梧桐树已经为近千名长者提供相关服务。
广州荔湾区80多岁的卢婆婆即是梧桐树服务对象之一。嘉茜告诉记者,卢婆婆几年前出现阿尔茨海默症病症,记得的近事越来越少,忘掉的往事越来越多,身体情况每况愈下,只能依靠轮椅在室内活动。
2020年春节前,得知城镇职工参保人员可以申请长护险,卢婆婆的女儿找到梧桐树相关人员进行咨询。“我指导她申请,公司依照有关规定很快完成审核申报。春节后卢婆婆就由我来照顾了。”嘉茜笑着说,婆婆的记忆时好时坏,但每次见到她,都会拉着她的手,要求陪她说说话,“我们一老一小很有感情,说真的,婆婆当我是半个女儿”。
“有问必答,有求必应”
嘉茜同时照顾着20多个像卢婆婆一样享受长护险待遇的老人,长期的陪伴,让他们情同一家,“广州的长护险,不仅让失能老人得到科学护理,也为他们送去政府和社会的关怀。”梧桐树养老相关负责人认为,旨在强化民生保障的长期护理保险,为失能人员家庭提供服务和帮助的同时,也减轻了长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和养老压力,居家护理基金支付比例可达90%。
“幸好有长护险这项惠民政策,有效解决了我们的医护困难,尤其是在今年这样的特殊时期,护士都能坚持及时上门服务,非常专业、细心。”李婆婆的家人告诉记者,李婆婆因腰椎骨折、躯干骨折导致活动受限生活无法自理,去年底享受长护险待遇并接受梧桐树服务后,护士综合多年临床经验,指导护理员进行正确用药和护理,并叮嘱李婆婆养成定时上厕所的习惯,减少失禁依赖,“护士还一直密切留意老人的病情变化、保持与我们的沟通”。
据悉,除日常服务外,为防止服务对象可能出现的意外状况,梧桐树还设有服务热线,切实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
新快词典
长期护理保险:简称“长护险”,是指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对经鉴定评估符合条件的长期失能参保人员,为其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的社会保险制度。据官方媒体报道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广州全市累计共有15236人享受长护险待遇。其中,机构护理5945人,占39.02%;居家护理9291人,占60.98%。基金累计支付5.06亿元,人均每月支付2608.94元,符合规定的长期护理费用基金支付率为83.23%。广州市共有长护定点机构187家,服务范围覆盖全市各区,包括养老院111家、医疗机构41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9家、家庭服务机构26家。
新闻推荐
直播间成了云上金融展示平台、宣讲平台及交易对接平台。南方日报记者石磊实习生庄欢摄会展业可能是2020年受疫情影响最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