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广东省选拔赛在广州工贸举行 广东“工匠之师”三尺讲台展“绝活” 400多人竞逐9张全国赛“入场券”

新快报 2020-09-28 09:27

■来自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的参赛教师张樱楸进行“新媒体营销文案撰写”的说课。新快报记者 李小萌/摄

广东制造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高水平技能人才队伍的支撑,这其中广大技工院校教师的素质提升是关键。9月26日,第二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广东省选拔赛在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下称“广州工贸”)举办。全省400多名教师参赛,最终仅9人获得全国总决赛“入场券”。无论是将企业的真实案例变为教学任务,亦或课上学生作业被市场“相中”直接应用,广东双师型“工匠之师”一直致力于打通课堂与企业的双向融通。

■新快报记者沈逸云

晋级全国赛淘汰率高达97.8%

据介绍,本次比赛共设公共类、机械类、电工电子类、信息类、交通类、服务类、财经商贸类、工业综合与农业类、文化艺术与综合类9个类别,共吸引全省70所技工院校的400多名教师报名参赛。

选手总评分按教学设计评审、说课与答辩评审各占50%计算。经过前期评审专家对教学设计文本的严格评审,脱颖而出的90位教师展开说课与答辩比赛,争夺9大类别各自唯一的一张全国决赛“入场券”。从报名参赛到晋级全国赛淘汰率高达97.8%,可谓百里挑二。

记者了解到,在首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上,广东共斩获5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其中有3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被广州技工院校摘得。

课上学生任务来自企业真实案例

赛场仅是三尺讲台,但这并不影响教师们施展教学“绝活”。来自广州工贸的90后教师张樱楸参赛的“新媒体营销文案撰写”课程,课堂任务便来自于学校一位驻贫困村干部的直播“任务”——今年7月的一场扶贫农产品线上直播带货。

在现代高质量技能人才的培养中,校企融通是关键。即使是最常见的语文课,技工院校的教师亦将其与企业需求、行业发展相结合。同样来自广州工贸的蔡芝亮,此次参赛的“事物介绍的方法和运用”课程,即是结合服装专业学生的特点,教导学生如何运用好语言写作,介绍好刺绣这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技工学校的学生习惯于任务式教学,有了任务去引领学习,完成任务后自然掌握这项能力,便能运用在日后实际工作中。”蔡芝亮表示,自己的语文课会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来制定具体的场景任务,从而调动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技能。

学生“作业”被市场直接采纳使用

既然技工院校课堂上的教学任务多来自于企业的真实场景,那么老师们又如何带领学生们完成市场的“订单”?

在说课时,张樱楸透露,为加强学生对国家政策与乡村经济发展的认识,她在课前带学生到扶贫干部所在的驻村参观了解。而每个小组的作业也交由扶贫干部与当地农户评判。最终,学生的直播文本被采纳运用,当天一小时直播的交易额高达7万元。

在张樱楸看来,与传统课程相比,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的关键在于如何将企业市场的工作任务转化为学生的学习任务,而这有赖于双师型教师的“与时俱进”。

“市场每天都在变化,教学知识也应该随之转化。”张樱楸曾是广交会电商平台的一名运营者。她告诉记者,学校里与她这般具有企业经验的教师不在少数。而且,他们会利用寒暑假进企业“回炉”,了解企业需求与行业发展,更好地内化为知识储备教予学生。

据悉,近年来,广东省人社厅高度重视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面向全省146所技工院校约3万多名教职员工建立教师轮训制度,构建了“学院+基地”的师资培训网络,先后共开展师资培训2万多人次。同时,积极开展师资赴境外双向交流培训,选派技工院校优秀教学骨干赴德、澳、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并引进境外职教赴广东开展师资培训200多人次,全面打造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技工院校师资,助力打造规模宏大、技能精湛的“广东技工”队伍,推动“广东制造”蓬勃发展。

新闻推荐

关于广州市西二环高速公路官窑站封闭施工的公告

因广佛肇高速公路接入西二环高速公路互通的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对西二环高速官...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