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启动“文明城中村 分类齐参与”系列活动小记者深入城中村推广垃圾分类
广州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城中村垃圾分类势在必行,宣传更需要强化。“文明城中村,分类齐参与”系列活动不但是一次分类科普宣传,更是一次对来穗人员参与分类的动员。希望能通过系列活动,开启新一轮的城中村分类动员。
海珠区亮出“垃圾分类十八招”
在启动仪式上,海珠区发布了“垃圾分类十八招”漫画。漫画配合文字说明,生动有趣地展现了海珠区破解分类难题的经验和做法。小记者们还通过说唱的形式,向现场的观众宣传“垃圾分类十八招”。
据悉,海珠区是广州中心城区之一,也是老城区。2019年以来,海珠区稳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在投放、收运、处理、宣传上探索了不少新颖高效的工作方法。经过总结和发掘,海珠垃圾分类18招应运而生。
针对城中村窄巷垃圾分类收运难的问题,海珠区“垃圾分类十八招”中的第八招“小车进巷好时髦”就专门提出了解决办法。海珠区设立了小型中转车,收运狭窄街巷中的垃圾。在滨江街富基广场旁的垃圾收运点,每天有150个桶从滨江街西片地区运过来,又送回去,靠的便是这小小的中转车。每辆中转车可以放置8个垃圾桶,环卫工人一趟趟地来回走动,灵活地穿梭在老城区的大街小巷中,将垃圾桶来回运送。
小记者化身垃圾分类“宣传员”
“我承诺,积极宣传垃圾分类,见到垃圾随手拾起……”启动仪式上,小记者们进行了垃圾分类宣誓,承诺要做好垃圾分类的小宣传员,带动更多人参与垃圾分类。现场还进行了小记者调研团授旗,成立小记者调研团。启动仪式结束后,小记者们化身小“宣传员”,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城中村,体验城中村的垃圾分类,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并且跟随街道工作人员,进行垃圾分类调查。
“小记者是具有特殊身份的参与者,一方面,我们想通过小记者独特的视角,让他们了解城中村的垃圾分类,发现城中村垃圾分类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发挥小手拉大手的作用,让小记者带动更多的来穗家庭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小记者将作为特别“宣传员”,参与 “文明城中村 分类齐参与”系列的五场活动,用采访、调研等方式,记录城中村垃圾分类的点滴,以小记者独有的方式宣传城中村垃圾分类。
在老师的带领下,小记者们走进瑞宝村第一经济联社,参观了该片区的垃圾分类设施以及收运车。据介绍,该片区分布有约100栋老旧“握手楼”,居住的流动人口超过一千人。为了推进该片区的垃圾分类工作,该片区分别设置了一个定时投放点,一个误时投放点。在老师的讲解下,小记者们拿出调查表,认真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情况。
“回到家里,我也要告诉家里人怎么分类,把垃圾扔到分类桶里。”一位参加此次活动的小记者告诉记者,通过这次特殊的体验,自己学到了许多垃圾分类的知识,也提高了环保的意识。希望以后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为宣传广州垃圾分类增添一分力量。
新闻推荐
25日,“学术高峰——罗振玉藏品展”在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北楼三楼临展厅正式开幕。此次展览由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