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吃得好又吃得巧? 广州街坊有嘢讲
采购食材大量囤货也许更浪费
家庭分餐健康又“光盘”受访者供图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严艺文实习生金瑜
民以食为天。购买新鲜食材,回家巧手烹饪一顿香喷喷的饭菜,是谓幸福。那么,在个人买菜做饭时,如何做到科学搭配,健康又不浪费?羊城晚报记者近日走访发现,为避免“舌尖上的浪费”,一些广州街坊根据保存特性按需购买食材,在家庭实行分餐制,吃得好又吃得巧。
“捡漏”囤货也许更浪费
“晚上8点后7折!7折!”每天晚上临近市场收市,不少菜市场附近响起档主们的打折吆喝。市场档主将当天剩余的瓜果蔬菜打折出售,各档口间总能看到有市民拿着小推车,大量“捡漏”便宜菜。
“市场收市前打折,其实不宜大量囤货。”广州街坊珍珠告诉记者,很多人的心理是趁菜市场降价出售多囤货,反正都要吃。事实上,收市前降价出售的瓜果蔬菜并不适合长时间存放。一次性购买过多此类食材,会造成更多的粮食浪费。
珍珠表示,瓜果蔬菜类和肉类保存时间不一。蔬菜保存时间最短,尤其是叶菜,多放几天就会蔫掉黄掉。如土豆、莲藕、芋头等根茎类,相对比叶菜类存放时间长,可以适量保存。“一般来说,我认为吃多少买多少比较好,一次性购买一至两天的量较为适宜。”她认为,扔掉因存放久而不新鲜的食材会造成浪费,硬吃进肚子又不营养、不健康,形成恶性循环。
家庭分餐健康又“光盘”
在家庭个人做饭环节中,有广州街坊巧用分餐制,既控制食量,又实现餐餐“光盘”。市民刘女士一家三口每周至少吃三次减脂餐,采用新鲜蔬菜和低脂肪高蛋白的肉类,营养均衡,少油少盐,不浪费食材和调料。
刘女士告诉记者,减脂餐的蔬菜有西生菜、西蓝花、生菜、菠菜等,每次挑选2-3种,少量多次盐水煮。肉类和蘑菇煎熟,鸡蛋白灼,青瓜和水果切条生吃。每餐按照一家三口的食量烹饪,再进行分餐。
“减脂餐的分餐需要注意肉类、蔬菜和水果搭配得当,吃饱又吃好。”刘女士对分餐很有经验,每盘餐中至少搭配2种蔬菜,1种低脂肪高蛋白的肉类,如牛扒、鸡胸肉、鱼类等,再加上鸡蛋、蘑菇、薯类和水果。“根据营养需要,再给孩子增加两根香肠。每餐一盘,我们家每次都‘光盘’,不会剩菜。”在刘女士看来,分餐有利于个人餐饮卫生,而且避免因控制不好分量,煮食过多而浪费。
事实上,受疫情影响,分餐制备受关注。今年6月,《餐饮分餐制服务指南》国家标准正式发布。标准总结提出了“按位分餐”“公共餐具分餐”和“自取分餐”三种分餐方式。按位分餐即按就餐人数将菜品分成单人份,每人一份呈现于餐桌。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在公共自助用餐中,按量取用、自取分餐是多位广州街坊节约粮食的共识。
多动脑筋用尽食材
“在家做菜与餐厅不同。在后厨,只要设计得当,食材基本可以‘用到尽’。”大厨黄国强入行几十年,十几岁从厨房杂工做起,一直到管理十多家餐厅,他对烹饪出品和控制成本的理解颇深。
黄国强也是一个爱家的广州街坊,只要有空,他就会在家“煮两味”,等事业型老婆回来一起“撑抬脚”。“现在不少家庭的人口不多,买菜控制分量也不太容易。”黄国强坦言,比如买洋葱,小家庭吃不了一整个大洋葱,而菜贩也不会切半个卖。这时,就需开动脑筋设计把食材用尽的菜式了。
黄国强介绍,鲮鱼滑香煎洋葱角是不少餐厅的热卖菜。其实,充分利用食材,这道菜在家也可以做。将洋葱对等四开,撕开葱瓣选大小均匀合适的部分,把鲮鱼滑抹在洋葱瓣上,做出尖角,形状像刚切出来的橙子,然后在平底锅慢火煎至金黄。“此菜外脆里嫩,略带去腥微甜的洋葱香。而且卖相极好,拍照分享绝不失礼。”黄国强笑言,洋葱的剩余部分可以切粒或切丝,用于其他菜品也丝毫不浪费。
新闻推荐
(原标题:广州二手房“魔幻”回暖:有业主早上挂牌,下午就成交)今年以来,广州二手房市场逐渐走出延宕一年有余的“横盘”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