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优先发展教育的强大合力中 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
郑中钧中学阅览室一角
本报讯(记者黄婧琪 文/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增城区加强学校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扎实解决师生们共同关注的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方面不断创新出台系列教育惠民政策,让群众受益;另一方面通过加大新改扩建学校建设,坚持高标准建设新改扩建多所中小学校,扩大中小学校优质教育学位供给,相继引进一批优质教育资源在增城合作办学,促使其先进办学理念、管理经验、课程建设优势在增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教育惠民老百姓的“教育大礼包”
近年来,增城区不断创新出台实施了系列教育惠民政策。其中,最受关注的是2010年实施的“两个率先”,即先后在全省率先全面实施从小学至高中的12年免费教育,在广州市率先实施撤并学校学生交通费补贴政策和实现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2016-2019年,实施12年免费教育政策让全区85.65万人次受惠,免费资金约7.78亿元;实施学生交通补贴制度,解决了全区47854人次因山区小学撤并上学远问题,补助资金5783万元;实施城乡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受惠学生17.7万人次,投入费用约9335万元。
与此同时,学前教育、扶困助学等方面的惠民措施不断。增城区逐年提高在增城区域内公、民办幼儿园就读的增城户籍学前三年3—6周岁适龄儿童的保育教育费,补助标准由原来每人每年300元,提高到2019年每人每年400元,2020年每人每年500元,2021年起每人每年600元。另外,《广州市增城区学前教育阶段特殊儿童免费教育实施办法》于2018年底开始实施,2019年春季学期,对符合免费教育的学前儿童30人发放补贴,免费资金共10.55万元。扶困助学方面,建立健全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帮助困难学生11974人次,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失学”的目标。
此外,增城区符合条件的来穗人员子女通过积分入读公办学校的比例超过75%,同时,做好重点企业人才随迁子女入学工作,出台政策解决重点企业人才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吸引高端企业和高端人才落户增城,服务增城。
学位扩容 学校提质
2016年,增城区启动《增城区中小学校基础教育设施三年提升计划(2016-2018)》,明确全区新改扩建13所中小学校。2018年底,增城区13所新改扩建学校建设基本完成,2019年9月前全部新校顺利实现开办并投入使用。至此,增城区中小学基础设施三年提升计划顺利完成,基本实现教育资源全区统筹,全面覆盖。
今年增城区对新塘镇甘泉小学、瑶田小学、唐溪小学、沙埔小学,荔城街挂绿小学、清燕小学、新桥小学、郑中钧中学等8所学校实施新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约6亿元,建设完成后,可新增优质学位5430个(其中小学5130个、高中300个)。
增城区近年来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通过以本土优质品牌学校为龙头组建办学集团,分别助推增城中学附属小学、增江街东湖小学、荔湖街荔湖小学、开发区二小、新塘镇鹤泉小学等成员学校发展。
还有与名校合作开办的新校。近年来增城教育版图上“冒出”了一所又一所公办“牛校”,如广州市增城区应元学校、广州市执信中学增城实验学校等。
增城区还加大引进优质民办教育资源。黄冈中学广州增城学校2017年9月正式开办,三年来教学成绩提升很快,为增城区“教育升级”提供了动力。
致力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近年来,增城区坚持“引进一批、招聘一批、培养一批”的工作思路努力打造教师队伍。一方面,实施“百名优才引进计划”,引进了14位名校长、名教师。实施“三名”培养工程,培育了一批本土优秀校长教师。另一方面,不断加大公办学校教师招聘力度,师资力量得到充实,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目前,增城区共有正高级教师11人,省特级教师13人,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4人。2017年至2019年招聘教师552人,其中研究生学历占比约15%,重点院校毕业生占比约22%。
同时,增城区通过“区管校聘”促进优秀教师流动,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既给薄弱学校“输血”,又激发教师的危机感和积极性,提升教师队伍的精神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目前增城区交流轮岗教师600多人,已有效实现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新闻推荐
近年来,增城区不断刷新“好人榜”,涌现出了一大批事迹突出、品德高尚、群众认可、示范引领作用强的先进典型。据统计,目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