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想象长安

南方教育时报 2020-09-18 06:18

《唐朝的想象力:盛唐气象的7个侧面》蒲实、丘濂 著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8月版

□ 郑渝川 (自由撰稿人)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馀。连薨遥接汉,飞观迥凌虚。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唐太宗李世民在《帝京篇》中,以君王、诗人的豪迈气魄描写了唐代都城长安的盛景。

据史书记载,隋唐时期的长安“东西广十八里一百一十五步,南北长十五里一百七十步,周六十七里”。经过换算,长安城外墙的总长度达到了36公里。它还改变了春秋以来,古代中国城市将官衙与民居混杂、宫城位于郭城一侧的布局,而将宫城置于城市中央,并在宫城之南修建中央衙署与禁军机构。纵横相交的路网将长安外郭城划分为108个坊,设置为居民区和市场区。

为了解决长安这座隋唐时期的世界第一都会的饮水问题,也改善长安的视觉形象,隋唐两代王朝还充分利用了“八水绕长安”的水源条件,从长安的东、南、西三面修建渠道引水入城。城内树木成荫,更有多处果园、水池,俨然关中的江南。白居易因此才会写下“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的诗句来称赞长安城的布局精妙和画面之美。

新近出版的《唐朝的想象力:盛唐气象的7个侧面》一书展现了我国唐朝的城市风采,书写了长安、扬州、广州的不同风貌。在唐代,广州可谓多元文化汇聚,集中了当时中国南方的多民族文化风貌,并集合了当时的大食、波斯、天竺等外国的宗教、文化、生活方式,呈现出极其浓郁的异域风情。而扬州在公元8世纪开始变得富庶,不仅是唐帝国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还发展出相当惊人的手工业,更奠定了沿袭至今的淮扬菜口味。当然,唐代都市的最突出代表还是长安。

旅居海外的中国人在近代以来被称为唐人,其聚集地是唐人街。本书是《三联生活周刊》以大唐建立1400周年为主题的封面故事结集,从城市、唐诗与酒文化、女性、宗教、胡风、美食、与世界的关系等7个角度,简要而精妙地勾勒出代表着中华文明发展高峰的唐朝风貌与特征。

相比之后的元朝、清朝,唐朝不仅是世界帝国,还建立起了一套相当开明、开放、一体化的接纳域外文明成果的文明架构。通过唐朝开国以后连续多年对突厥、薛延陀、吐谷浑、西域诸国等的作战,唐朝的疆域空前辽阔,并建立起一体化的治理模式,形成了以长安和洛阳为中心向外辐射,推动贸易和人员往来的网络体系,促进了中原与其他地区,以及周边的东亚、中亚、南亚、东南亚各地的交流。

这个庞大的帝国在当时依托于覆盖全国、沿道路十里一驿总共1297个驿站传递消息,从东边的扬州到最西边的安西都护府,用快马加驿站的方式传递消息,需要一个多月。本书指出,唐朝很大程度上也突破了传统儒家学说的天下观。

新闻推荐

别等牙变黄才想起洁牙 专家提醒:口腔疾病预防胜于治疗,建议每年或每半年洗一次牙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翁淑贤通讯员彭杰)笑容好比一个人美丽的“名片”,牙好笑容靓。但如果绽放笑容的同时,露出一口参差不齐...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