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记忆力、学习能力,把方言拒之门外 老龄人对家居“智能”化接受度普遍不高
■VCG图
一台音箱就能操控智能生活,能动口就不动手的“高科技”生活场景,看起来似乎很美。但对于老人群体,目前市场上不少智能家居产品,除了挑战老人的记忆力,学习能力,更把仅懂方言的老人拒之门外。有业内人士认为,老龄人对“智能”接受度普遍不高,主要由于企业未能“接地气”地抢占这片“适老化智能”蓝海。细分市场不大,设计出来的产品难以规模化,价格下不来,消费者认知也上不去,智能家居在老人市场依然水土不服。
■新快报记者何璐诗毛静
小爱音箱拒绝粤语智能晾衣机喊三次都降不下来
近两年,随着AI概念的火爆,智能音箱已被视为智能家居系统的入口。智能音箱的问世在为智能家居铺路,但于老年人群,想体验能动口不动手的智能音箱,并非光能记住各家语音助手的名字就可以,阿里的天猫精灵、百度的小度、小米的小爱同学、华为的小E……老人需要用标准的普通话喊出来。在广州的小米之家内,店员向新快报记者表示,小米的小爱音箱产品目前仅能支持普通话,对于只懂讲粤语的老人家来说,目前并不适用。有业内人士表示,尽管近些年部分商家都推出过具备方言识别功能的人工智能产品,但受制于“识别准确率”,相关技术仍不太成熟。解决方言用户的问题,才能让智能家居产品真正实现向老年用户下沉。
同样能以语音控制的智能晾衣机,新快报记者走访家电卖场时发现,用口令控制升降时,晾衣机出现反应迟钝的情况。家电卖场的销售人员喊了三次“小亮、小亮……”晾衣机依然降不下来,直到第四次口令才徐徐降下。
设计本平台入驻设计机构同筑设计危小飞设计师认为,在智能家居落地过程中,目前还存在不少挑战,“不少智能设备的智能语言还没有标准化和通用化,很多只是单一的技术,商业也还只是停留在旗舰产品上,还未能真正实现成熟和亲民化。”
真正的适老化智能刚需是自动便捷
智能音箱渗透率为40%的美国市场,来自Voicebot.ai发布的《智能音箱消费者采用报告》显示,消费者使用频率最高的前三个功能分别是“问问题”“收听流媒体音乐服务”“查看天气”,“控制家居设备”的使用频率排在倒数第四。
对于适老化智能家居真正的刚需场景,有业内人士认为并不是由老人去控制,而是实现“自动”。危小飞表示,对老年人群比较实用的智能场景,更多是围绕健康和安防,例如空调系统自动检测到温度指数和空气指数,自动响应和启动空调系统和新风系统;灯光系统能根据环境合理设置灯光色度和亮度;安防监控系统能根据勘测第一时间联系到紧急联络人及报警等。
科凡全屋新奢定制董事长及首席设计师林涛指出,智能不一定非得全部是电子化的智能家居,聪明的家居环境也能给老人带来低使用门槛的便捷。例如“存取物品和起身”这两个场景中,设计收纳空间符合老人的高度放最常用的物品,令老人减少弯腰和爬高的次数;在坐的空间设计好扶手的位置,随时方便老人站起来……
想购置智能家居产品,却一直未下决心试用的李文丽阿姨告诉新快报记者,“太多功能、太多步骤的智能产品,对我们来说很难记住,目前觉得扫地机和洗碗机比较适合。即使只是一个按摩椅,都需要靠年轻人去设置好相关模式,然后老人一按键就能开启,这种简洁操作,才是我们想要的智能家居。”
新闻推荐
“老师您辛苦了!”昨晚,广州塔、花城广场等地户外屏幕为教师节亮灯
昨晚,广州塔、花城广场等地户外屏幕为教师节亮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