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防治三大误区,最易被忽视

老人报 2020-09-08 17:08

慢阻肺被称为呼吸道疾病中最“不动声色”的隐形杀手。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阻肺学组组长、慢阻肺联盟主席陈荣昌教授介绍,我国20岁及以上成人的慢阻肺患者人数约有1亿,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27.4%,平均每四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位慢阻肺患者。虽然慢阻肺可防可治,但由于患者对这一疾病的认知很低,导致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三个误区。

一、忽视肺功能检查

陈荣昌介绍,肺功能检查是慢阻肺诊断和严重程度分级的“金标准”。但在我国,仅9.7%的成年人、12.0%的慢阻肺患者曾经接受过肺功能检查。这就导致我国慢阻肺漏诊率较高。

二、症状不严重时可以不用药

对于确诊的慢阻肺患者,要坚持长期、规范治疗。即使症状缓解了,也不意味着没有急性加重的风险,更不意味着病已痊愈,所以切不可擅自停药。

三、吸入装置不影响疗效

慢阻肺治疗药物大多数是通过吸入装置给药。中国呼吸医师协会肺功能专委会主任、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郑劲平指出,吸入治疗是慢性气道疾病的一线基础疗法,医护人员、患者和吸入装置的选择和使用都关系到治疗疗效,吸入装置与药物强强联合才能更好地治疗疾病。(记者蔡卫杨)

新闻推荐

入秋想要好肠胃?试试益脾饼

夏去秋来,随着天气的转变,容易导致人们肠胃不适。为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谭汉添表示,此时不妨试试...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