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豆包”爸妈显焦虑 老师:关注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

信息时报 2020-09-08 01:13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徐珊珊) 开学一周了,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小豆包”面对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状况百出:上课喜欢说话、下课后不记得去厕所、回家不知道有啥作业……孩子不适应,家长更是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一方面担心孩子生活,如能否适应新环境、交到朋友等;另一方面,担心孩子能否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一年级新生该如何快速适应新的学习阶段?

大部分家长出现不同程度焦虑

“拼音字母写得歪歪扭扭,擦了让他重写还哭闹不休。”周女士原本是个耐心十足的人,可自从儿子9月上了一年级后,她就像换了一个人,除了每天都会问一遍儿子在校的情况,还对他学习上格外严格。“特别担心他上课因兴奋不能遵守课堂纪律,思想开小差。”周女士说,“以前在幼儿园基本都是"玩",进入小学就不一样了,如果一开始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孩子将来学习很容易落后。”周女士坦言,自从加入小学班级微信群,她倍感“压力山大”。除了早早地将群置顶,上班还不忘隔一段时间就翻记录看看,唯恐错过老师的留言,“有时候老师通知一点芝麻大的事,家长们也讨论热烈,短短半天工夫,群里就有上百条信息。我经常往回翻看信息,看半天。”

记者发现,像周女士这样焦虑的家长不在少数。“特别怕老师在微信群里点名。”“我家的丢三落四,就怕天天送东西。”“我家的太调皮,就怕在学校惹事生非。”……记者随机采访的广州一年级学生家长中,80%以上的家长都表示很担心孩子的表现。

低年级养成良好习惯更重要

东荟城小学一年级李老师认为,从幼儿园小朋友转变为小学一年级新生,无论对孩子还是对家长来说,其实都需要经过一个适应过程。部分一年级新生在刚开学时,面对未知的陌生环境,可能会产生不安全感甚至恐惧感。这时就需要家长保持一颗平常心,积极引导孩子,让孩子对于新学校、新老师和新同学有所期待。家长自己首先不要过于焦虑,要尽快适应“一年级新生家长”这个新角色,避免将焦虑的情绪传导给孩子。

家长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尽量给孩子准备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对于学习主动性较差的孩子,家长不妨在身边陪读一段时间,给孩子鼓励和信心。二是调整孩子的作息习惯,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三是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以有意识地多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学会整理自己的书包,知道口渴了要主动喝水以及在规定的时间内上厕所等。四是和孩子一起准备上学物品。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书包、文具、水杯等。五是家长最好能和孩子一起制订未来的学习计划或者规则。当然,在制订计划时,要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情况,注重执行过程和结果,如果在现实中执行不好,还要找出原因,及时做出调整。

新闻推荐

广州海关打掉一个寄递渠道走私团伙

据新华社广州9月6日电广州海关近日开展“奋战18”寄递渠道打击走私专项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成功打掉一个利用邮件、快...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