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胖了近百斤,恶性肿瘤等9种疾病缠身 广州医生减重手术“一拖五”解难题

信息时报 2020-09-03 01:03

信息时报讯(记者 廖温勃 通讯员 张灿城 陈笑梅) 在4年前,体重180斤的时候没有下定决心减重;到如今,身体又胖了近百斤,还有甲状腺癌等与肥胖密不可分的9种疾病缠身——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际减重中心,医生为来自江门的小谢(化名)定制手术方案,“一次性”完成了6大手术,仅用6个小孔微创便解决了难题。

术前检查发现9种疾病缠身

早在4年前,当时已有180斤体重的小谢就联系上了暨大一院国际减重中心。当年“江门第一胖”尹金花正是她的邻居,从356斤减到125斤的减肥故事让她深受触动。

不过,因为是手术减肥,家人极力反对。“这4年来,反复的想给一次努力减肥的机会,可惜越减越肥,看看镜子里的自己,我不能再胖下去了。于是我说服了家人,并鼓足勇气来到医院减重。”小谢说,这4年时间里,她的体重暴增至275.6斤,年仅32岁、身高167cm的她BMI高达50kg/m2,属于超级肥胖。

事实上,让她下定决心手术减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想要二胎。然而肥胖导致了她患上左侧巨大卵巢囊肿,只有减重才有手术切除囊肿、再次怀孕的希望。

她来到广州,开始接受术前的全面检查,然而结果却让她始料未及,多达9种疾病缠身,其中甚至包含了甲状腺的恶性肿瘤。减重中心副主任医师董志勇告诉记者,从各种检查的结果来看,小谢患上了左侧巨大卵巢囊肿、右侧甲状腺癌、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胆囊结石、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高尿酸血症、慢性浅表性胃炎、代谢综合征、超级肥胖。

一次性顺利完成6台手术

“我们团队至今做了2500多例手术,这是同时发现合并疾病最多、合并手术最多的案例。”暨大一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王存川教授告诉记者,从患者的颈部到腹部,再到盆腔,需要手术治疗的疾病太多。

“按照常规的手术方式,这需要陆续通过4次手术才能彻底完成。”王存川表示,为了减少患者多次手术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他与多学科团队术前制定好精密的方案,决定为患者同时实施6大手术——腔镜右侧甲状腺癌根治术、精准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食管裂孔修补术、左侧巨大卵巢囊肿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

为了减少创口,多个手术部位仅开了6个小孔。“每个部位按照正常的手术开孔,起码要十几个。我们兼顾多种用途设计开孔位置,仅用6个小孔就完成了6个手术。”王存川说,其中最大的孔只有1.2cm,最小的仅有0.5cm,“手术难度反而在于患者的皮下脂肪太厚了,手术阻力太大。”

这也让手术医生需要不断变换体位施行手术,小谢在手术室呆了近7个小时终于成功回到病房。“其实这次下定决心进行减重手术,对小谢来说是幸运的,尽早发现了甲状腺的恶性肿瘤,在早期进行切除,预后与常人无异。预计一年半时间内,体重可以减掉一半。”王存川说。此外,小谢想要怀孕,过高的体重造成太大心脏负担,即便没有其他并发症也十分危险。

肥胖会加重患分化型甲状腺癌风险

“肥胖从头伤到脚,从内伤到外。也就是说肥胖会引起全身的疾病:II型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压、高脂血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及肿瘤或其他的代谢疾病。从小谢身上,明显地体现了肥胖的巨大危害。”王存川说,她身上的很多疾病,都与肥胖密不可分。

王存川介绍,目前团队减重手术联合甲状腺癌手术一起做的例数超过30台,小谢此次也被检查出“甲状腺癌”。“给予肥胖患者减重干预,有利于甲状腺癌的预防和治疗。”他表示,近年来,肥胖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急剧上升,有研究人员展开一项肥胖和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风险相关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肥胖程度越严重,分化型甲状腺癌风险越大。

小谢子宫附件彩超下,检查出“左侧巨大卵巢囊肿”。减重中心医生董志勇指出,卵巢囊肿可能与多种原因有关系:首先由于肥胖患者体内激素水平异常可能导致卵巢囊肿;其次,环境和饮食对卵巢囊肿影响也比较大,比如肥胖、饮食结构失衡与过量摄入胆固醇,可能诱发卵巢组织异常增生,导致囊肿形成;第三,还可能与盆腔或附件感染,以及生活作息、心里压力都有关。他提醒:“积极治疗肥胖的同时也要积极查找原因。”

肥胖也是胆固醇结石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王存川指出,胆结石病患者的平均体重比未患胆结石病者高,平均相对体重高出20%以上的人群,患胆囊炎的危险性比体重正常者增加两倍。其原因尚未完全清楚,有可能因为肥胖患者饮食习惯或长期体力活动减少、腹壁松弛、内脏下垂、长时间的压迫胆管会造成胆汁排泄不畅、胆囊肌张力减退,导致胆汁逐渐的淤积、浓缩、沉积就会形成结石。

新闻推荐

“盛唐强汉”的风采 试驾比亚迪汉和唐DM

比亚迪汉和唐都拥有DragonFace家族式设计语言。车企供图最近比亚迪是铆足了干劲,接连推出“亲儿子”汉和王朝系列“大...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