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迎来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最大规模开学 重返校园

东莞日报 2020-09-01 10:32

■8月31日,肥西县花岗学区中心学校新校区学生在校园里活动新华社图

8月31日清晨,北京市大兴区第一中学。校门口右侧,老师和检测员站在测温棚内外,静候着经历了“史上最漫长假期”的学生们归校。

7点30分左右,戴着口罩、身着校服的学生们陆续来到学校,“一米线”标识和两条分开的通道确保学生保持安全距离,通过测温棚内红外线测温仪测量体温正常后有序进入校园。入校后也实行分流,按照指定通道进入教学区域。

这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国最大规模开学的一个场景。

这也是一次来之不易且意义非凡的开学。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的背景下,这次开学表明:中国全力抗击疫情已经取得明显成效,经济社会生活正在步入正轨。

8月27日举行的中国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说,各地中小学、托幼机构和高校开学基本安排在8月15日至10月10日期间。

北京自8月29日起,151万中小学生将错峰、错时段返校。9月,武汉2842所中小学幼儿园将迎来开学,涉及学生139.9万人。

同时,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常态化防控,贵州、辽宁、广州等地纷纷加紧秋季学期全面开学准备。

鉴于目前疫情还未完全控制,境外输入乃至于国内零星散发、甚至局部暴发疫情的情况依然存在,中国教育部要求,各项防控措施落实不能放松。

根据相关要求和部署,中国各地各校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善、有效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做到一有突发事件能够立即启动,并发挥作用。

从编制分批返校开学计划,到对食堂和宿舍开展全面消杀,各地已经开学和即将开学的学校为迎接学生们正式步入校园做足了准备。

教育教学方面,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成为大多数学校的选择。北京要求科学制定、有序实施新学期教学与课程计划,加强空中课堂、线上课程建设,保证线上线下即时切换、无缝衔接。

开学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许多学校关注的重点。

不少学校安排了与防疫健康卫生方面有关的新生入学教育、开学第一课等主题活动,加强防疫和传染病知识教育、生命教育和战“疫”感人事迹、先进典型教育。据新华社

相关新闻

五部门规范教育收费:

严禁收取与招生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据教育部网站8月31日消息,教育部等五部门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育收费管理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完善教育收费政策体系、制度体系、监管体系,持续巩固教育乱收费治理成果,促进教育公平而有质量的发展。

意见强调,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不收取学费、杂费。对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标准按照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执行;对生均教育培养成本不足部分,应严格落实非营利性法定要求,合理确定收费标准。严禁收取与招生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

意见指出,各地要加快制定并落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财政补助标准,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加强收费标准调控,坚决防止过高收费。

意见明确,学校在完成正常的保育、教育教学任务外,为在校学生提供学习、生活所需的相关便利服务,以及组织开展研学旅行、课后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对应由学生或学生家长承担的部分,可根据自愿和非营利原则收取服务性费用。相关服务由学校之外的机构或个人提供的,学校可代收代付相关费用。国家已明令禁止的或明确规定由财政保障的项目不得纳入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学校不得擅自设立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项目,不得在代收费中获取差价,不得强制或者暗示学生及家长购买指定的教辅软件或资料,不得通过提前开学等形式或变相违规补课加收相关费用。

新闻推荐

肠癌与肠息肉关系密切

病变广泛、时间超过8年的溃疡性结肠炎,发生肠癌几率比普通人高。此外,有肠癌家族史、肠息肉、50岁以上的人群,都是大肠...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