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申即享”让惠企政策零门槛
8月26日,广州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审议《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针对一些企业反映惠企政策渠道不畅通的问题,广州有望推行“免申即享”,通过政府部门信息共享等方式,实现符合条件的企业免予申报、直接享受政策。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和竞争力,这点已成共识。近年来,广州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不断深化细化,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2018年以来,广州先后实施营商环境1.0、2.0和3.0改革,推动广州营商环境改革不断“提速”。一系列惠企政策的接续出台和简政放权的服务,让企业轻装上阵,市场主体活力也大大增强了。
广州目前已有市场主体200多万户,林林总总的惠企政策如何保证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让政策红利能够精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可以说是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的重点环节。尤其是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为减少疫情对市场主体的影响,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出台各种减税降费、帮企业纾难解困的政策。各项政策措施能够落地见效,才能让政策红利转化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住信心,谋求新发展。
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正是通过减少流程、优化服务,抓好惠企政策兑现的有力举措。要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需要数字政府再升级,通过数据流动实现信息共享和服务共享,满足企业在办理任何一个事项时,都可以享受到相关的优惠政策。“免申即享”的兑现,还需要政务服务意识再上台阶。服务永远要走在需求前面,要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站在企业立场想问题,为它们提供更贴心细致的服务。推动惠企政策的落地,还需完善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以实施效果为重点的政策评估制度,加强政策的到达率和兑现率。
总而言之,营商环境的优化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尤其在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的当下,把政策优惠落到实处,才能更有利于增强中小企业的活力和创新力,推动政策红利转换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谭敏)
新闻推荐
老人术后昏迷三年去世 医院被指手术操作不当检察院介入后确定无明确因果关系,但医院病历造假存在过错,家属获补偿
检察机关介入文/图羊城晚报记者董柳通讯员韦磊王栋一宗肿瘤手术后,患者昏迷不醒,陷入植物人状态,三年后被宣告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