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条黑臭河整治背后的治水“老马” 番禺区河长办马其盛矢志治水开新篇

新快报 2020-08-20 09:39

■老马(左三)和同事在研究治水方案。通讯员供图

■老马现场指导污染源溯源排查。通讯员供图

看着全区水环境质量一天比一天好,河涌岸线一天比一天美,市民群众一天比一天开心,老马经常皱着的眉头也慢慢地舒展了,笑脸也一天天多了……目前,广州市番禺全区50条黑臭水体已全面消黑除臭,水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番禺区治水成绩的背后,凝聚着一批批水务人坚持不懈的治水精神。该区河长办副主任马其盛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2016年5月,广州市下达全市152条黑臭河涌治理任务书,其中番禺区黑臭河涌有50条。2018年7月,番禺区有39条被纳入住建部监管平台,全市有112条黑臭水体被国家挂牌督办,番禺就占了1/3。要在2018年底前实现“初见成效”目标,2020年底前要实现“长制久清”目标,任务之重、难度之大、时间之紧迫,史无前例。2017年8月,56岁的老马顾全大局,听从组织安排,调至新组建的区河长办,毅然扛起黑臭水体治理重任。

■新快报记者蒋翰林通讯员赵雪峰

建立治水台账几十本

老马头戴草帽、脚穿胶鞋,一身汗、一脚泥,风雨无阻徒步巡河,强忍恶臭划船勘察,带领区水务局、镇街及区污水公司的工作人员走遍了50条黑臭河涌。他逐条河涌排查排水口,逐一拍照、建档立册,共摸查50条黑臭河涌2920个排污口,成功建立几十本厚厚的台账。

截污管网大多分布在城中村和人口密集的区域,新旧小区参差分布,排污口、化粪池、污水井等都隐藏其间。在河涌治理现场,老马认真地查看排污口,“顺藤摸瓜”“走街串巷”找源头,若排查到违规排口、高危排口,还得先与施工单位确认,再与设计单位研究解决方案,一天下来时常累得直不起腰。长期与污水设施打交道的他早已能够淡然接受常人难以忍受的恶臭,井盖里窜出的蟑螂和不知名的爬虫对他而言也已司空见惯,但他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仔细查看每一处信息,昼夜兼程找寻河涌病根。在全面消黑的攻坚战中,地下和岸边的排口便是他的主战场,冲锋最前的他用拼劲与热血坚守着水清岸绿。

拆违、整治排污口不来虚的

“水污染治理来不得虚假,只有一条河涌一条河涌地解决好每一个排污口,把污水彻底截住才是根本”,这是老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针对摸查出的河涌病根,结合时下治理进度,他一张设计图一张设计图地标识排口,“一河一策”进一步优化治理方案。2018年初,在他的提议下,全区50条黑臭河涌开展查漏补缺并实施挂图作战。他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先后召集区相关职能部门及镇街召开方案优化、工作协调、项目推进等各类会议200余次,印发会议纪要100余份,制定整改措施700余条,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完成时限,确保了各类问题按要求如期解决。

2018年广州市下达涉水拆违任务,要求确保50条黑臭河涌两岸拆出6米巡河通道。面对紧迫的任务要求,老马逐条河涌查看两岸构建(筑)物情况,深入群众征求意见建议,要求镇街逐栋摸查证照审批情况。他先后组织召开河涌拆违会议16次,深入现场督导督办100余次,集中3个月时间拆除沿河违建68.26万平方米,拆出了番禺式沿河骑楼,打通了50条黑臭河涌两岸2至6米的巡河通道,深圳、惠州以及海珠、南沙区都纷纷到来学习。

创新补水赢取省检大考

在截污主体工程完工后,为进一步实现河涌生态化,他经常蹲守涌边观察调水补水情况。一直以来,大家按照老经验,认为大冲大排才是最佳的调水补水措施,经过老马在大山东涌、大山西涌的反复试验,发现此方式极易导致河水倒灌截污管网。他总结出了“细水慢流”的调水补水方式,实现了“厂、网、河”的协同运行管理。这种既能改善河涌水质,又有利于生态修复的精细化调补水方式在全区推广运用。今年7月,全区黑臭水体顺利通过了省检大考。

“黑臭河涌治理不要怕问题多,有问题不说才是真可怕。丑媳妇终要见公婆,国检省检都要来,只有把问题解决好才真不怕。”

经常跑工地、下基坑、钻管网难免出现意外,2018年7月,老马在督导污水处理厂新建工地进度时,因雨天湿滑重重地摔了一跤,裸露的钢筋头在他左腿内侧划出了一道长达10厘米的伤口,手臂及膝盖也受伤了。他自己却说轻伤不下火线,在医院缝合伤口后,又马上重返工作岗位,现在阴雨天他的膝盖仍会隐隐作痛,那道缝合的伤疤更是他奋战治水的永久印记。

随着全区水环境质量一天比一天好,河涌岸线一天比一天美,市民群众一天比一天开心,老马经常皱着的眉头也慢慢地舒展了,笑脸也一天天多了。

新闻推荐

2020南沙十件民生实事出炉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耿旭静董业衡通讯员齐华伟、罗伟宜、罗瑞娴)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南沙老百姓最关心的南沙区2020年十件...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