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来袭 四大人群选方有指引 指导专家

老人报 2020-08-18 16:40

陶双友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教授

记者蔡卫杨

通讯员张秋霞锁卓琪

立秋已过,很多人已经开始张罗着调补的事情,而中药膏方在近年来颇受欢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教授陶双友表示,每个人的症状、体质各异,对于辨证为虚证者,可以直接开具膏方。膏方进补者,以下面几类人群为多,其开具膏方时又应兼顾各自人群的特点,进行辨证开方,随症加减。

老年人:宜健脾补肾活血

案例:姚叔,75岁,有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肾衰病史,经常需要维持血透,平素胃口一般,进食不多,容易出现胃胀腹胀、嗳气、大便不畅、腰膝酸痛、关节疼痛、腿软乏力,伴有眩晕耳鸣、行走不便、活动不利。第一次服用膏方之前每次仅能行走约数十米左右,服用以健脾补肾活血为主的膏方后,各种症状明显好转,胃口食欲增加,活动行走范围扩大,生活自理能力改善。

膏方指引:脾肾亏虚、瘀血阻滞是老年人常见的体质问题。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人到了一定年纪以后,自然就会肾气亏虚,出现诸如骨质疏松、腰酸腿疼、白发脱发等肾虚症状。有研究表明,人的衰老从脾胃开始,到了一定年龄,开始脾胃虚弱,出现胃口不佳、食欲下降、胃胀腹胀、大便不调等。老年人由于各种虚证的出现,常常久虚必瘀,容易伴发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斑、各种痛症等。故老人膏方调养应以健脾补肾活血为主,可以加些杜仲、枸杞、桑寄生、牛膝、党参、太子参、茯苓等健脾补肾成分,而活血多选用田七、丹参、鸡血藤等。同时应顾及老年人脾胃虚弱、运化不足的特点,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类用量需减少,以防滋腻碍脾,或者同时添加些保护脾胃助运化的麦芽、陈皮等成分。

“四高”人群:

健脾胃清湿热祛痰瘀

案例:廖先生,41岁,上海某公司老总,平时工作繁忙,烟酒应酬很多,形体肥胖,容易出现腹胀满闷、神疲乏力、胸闷心悸、头晕头痛、痰多气短、口干口渴、心烦口苦、尿黄便秘、大便粘滞不爽,血脂、血压多项指标超标。平时经常没有时间煲中药,但服用膏方在上海非常盛行,且服用方便,他经常喜欢找中医开膏方调理,每次都能很好地改善各种不适症状。

膏方指引:对于“四高”人群的膏方调养,在健脾胃助运化的基础上,多会选用蒲公英、郁金、赤芍、藿香、薏苡仁等以清热化湿;用法半夏、陈皮、山楂、荷叶、茯苓、决明子、泽泻等化痰泄浊;至于化瘀,推荐使用田七、丹参,这两种药都显示出较好疗效。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类人群由于痰瘀湿热体质为多,给这类人群开具膏方之前,最好先开具探路中药方服用一段时间,待其湿热痰瘀体质有所好转或辨证用药了解其大致方向后,开具的膏方才能针对性强、更加有效。

女性:以益气补血为主

案例:李女士,今年43岁,已经是连续五年来开膏方调理身体了,以前常常脸色淡白或萎黄、脸上长斑、头发枯黄脱发、失眠多梦、心悸心慌、健忘、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蹲起头晕、少气懒言、易疲乏力、月经稀少。自从第一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吃过膏方后,自觉身体状况各项机能明显好转,用她的话说是吃膏方最少让她保持半年身体好。

膏方指引:女性具有经、带、胎、产的生理特点,每月有经血排出、产后失血等使得女子在气血方面易不足。临床上女性多虚,以气血亏虚为主,因此调补气血是其治疗调理的常法,而膏方恰好在这方面有其特长,其组方特点多用阿胶、党参、黄芪、红参、红枣、桂圆等成分,以达到益气补血的作用。

儿童:多调脾肺忌肾补

案例:6岁半的小李,自小体质虚弱,面色萎黄,容易体倦乏力、自汗盗汗、反复感冒、鼻炎反复发作、流涕喷嚏、鼻痒眼痒。检查提示对多种东西过敏、消化不良。针对其肺脾两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具健脾补肺为主的膏方服用数月后,感冒鼻炎过敏等症状显著减少,胃口好,体重增加,体质明显增强。

膏方指引:儿童疾病,大多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为主,临床常见容易反复出现感冒、多汗、发烧、鼻炎、胃口差、大便不调、腹痛等,城市儿童尤其多见。中医认为,这些小患者可能存在脾胃虚、肺气亏的体质特点,针对此类问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吃一些膏方,选用黄芪、党参、红枣成分调肺虚,以陈皮、麦芽、太子参、白术等为主补脾胃。根据儿童脾胃虚弱运化不足、容易滋腻碍脾的特点,可适当减少里面阿胶类的用量或直接用不含胶类成分的清膏,具有补肾作用的中药和鹿角胶等,容易引起儿童性早熟,建议尽量不用。儿童开膏方调补以谨慎为原则,若体质平和,饮食、睡眠正常的儿童则可不必吃膏方,家长日常要注意孩子的营养均衡,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习惯才是关键。

新闻推荐

故事蔡松旺:精确诊治 守护肺健康 本期专家

手术中的蔡松旺,左一蔡松旺记者蔡卫杨通讯员张灿城[个人档案]蔡松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副主任...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