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位国际建筑大师为广州古村“量体裁衣” 专项基金助力乡村振兴,集群设计带动三产融合
13日上午,广州市花都区港头村举行岭南国际建筑师踏勘活动。梁文祥摄
流溪河畔,一片片绿油油的无花果作物盛放。沿溪水行一段路,便走进了位于花都区的港头村。地处郁郁葱葱的丘陵地带,港头村是一座有着600余年历史的传统村落。古时,这里曾建立货运码头,兴旺繁荣,素有“东隅港头,西隅朗头”之美称。走在村落间,文孙曾公祠、八家祖屋拱日楼、云门别墅等一批批明清时期建筑错落有致,镬耳墙掩映着碧空,勾勒出岭南村落独具一格的天际线。
2020年8月13日上午,港头村迎来了8位新客人,他们是国际级建筑设计大师,来自日本、韩国、北京、香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一路从村口走至流溪河,今天,是8位建筑大师首次到港头村踏勘,标志着“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美丽乡村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将以“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为主题定位,通过引入国际、国内建筑大师对港头村进行集群创新改造设计,打造教育研学及农业产业为一体的乡村创意田园综合体,全面带动港头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南方日报记者郎慧
集群设计打造百年古村全新IP
依山傍水,田园错落,农人在村中悠然自得地过活。被誉为“露天的岭南建筑博物馆”的港头村,有着大自然赋予的得天独厚的美丽风光,然而,这里与众多传统村落一样,也面临着产业发展落后、资源亟待开发、人口流失严重等问题。
对此,“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项目以港头村特有的岭南文化为基底,对古村落的空间价值进行发现与再造,从文化营造角度把控港头村的建筑风貌、文化形象。同时,邀请国内外建筑大师为公社的全面提升群策群力,共同探索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创新型解决思路,力求打造有影响力的美丽乡村示范精品。
8位建筑大师走进港头村,将在“一师一品”的改造理念下,以“1位建筑师+1座院落+1种业态”的改造方式,将现代设计元素融入古老建筑空间,实现全新8种文化艺术复合业态,包括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原乡度假区、创想田园及新村居住区四大核心业态组团。“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大师工作坊由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CBC建筑中心共同发起,将打造以岭南文化为引领的核心品牌,让古朴的老村落拥有全新的IP符号。
CBC建筑中心主任、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理事长彭礼孝介绍,“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项目将设立国际建筑教育基地,创办亲自建造课程、中学生美学课程、大学生建筑课程,形成国际国内的建筑教育示范地。“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产业,设计还可以串联起乡村的一二三产业,通过设计实现花园式的田园风光。”彭礼孝认为,以设计带动的乡村振兴将首先解决当地村民就业问题,建立乡村全新的产业体系,助力乡村产业升级。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表现在村容村貌的治理,生态美、人文美、产业美、融合美也是其中的应有之义。“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力求以长期视角、全方位的思考方式,以建筑教育产业为先导,挖掘岭南建筑之魂,寻找岭南建筑文化的当代表达。与此同时,帮助村民重塑乡村文化自信,最终为广州花都区港头村找到可持续、系统性的发展之路。
未来,经过精心设计的具有公共性、开放性和体验性的空间,将点燃这座古朴老村的当代活力。通过结合岭南特色文化,引入文创教育、艺术展览、餐饮娱乐等多元业态,满足全方位乡村体验需求,从而提升其空间活力、文化活力和经济活力,让港头村的人文历史底蕴重新焕发光彩。
设立专项基金支持美丽乡村振兴
8个备选点位散落在港头村各处,13日上午,大师踏勘团队抵达的第一个地块,如今还是一片草丛茂盛的园地,将来,这里会成为“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大师工作坊的所在地。8家来自国内外的建筑师团队在港头村进行现场踏勘后,对公社基地的地理人文有了深入了解,并在当天下午举办了“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大师工作坊交流答疑会,与会专家针对港头村现状、发展策略及远景等进行深入交流,共同讨论如何通过“针灸”的方式,以点带面发挥辐射作用,重塑乡村文脉。
据悉,大师工作坊将以产业为先导,进行设计与文化重塑,以导入资源、引入资本、打造业态、建立运营为机制。同时结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公共事件,定向吸附社群,继而积累更多元产业,形成良性闭环。以“设计改变乡村、艺术修复乡村、文化引领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为途径,解决美丽乡村建设中遇到的难题,为中国的乡村发展找到新引擎。
如何避免城乡发展中“千村一面”的弊端,同时补齐基础设施及文化审美短板,国际建筑大师团队为广州美丽乡村振兴积极建言献策。港头村是广州市住建局开展的岭南特色美丽乡村精品示范创建村之一,去年9月,由该村正式与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达成投资合作意向,与其他4座古村落一起,成为从广州234条美丽乡村中脱颖而出的5座精品示范村之一。
通过创建“政府主导、企业运作、文化注入”的工作模式,CBC“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美丽乡村项目,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其通过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组建美丽乡村基金,引导带动社会资本,进一步加大金融支农力度,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将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转化为绿色经济发展的资本,让农村美起来、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
美丽乡村基金致力于最大限度推动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和文化支撑。此类基金模式不仅服务于当地的农业、农民、农村,也在全国树立了一个通过财政引领撬动社会资本的范例。力求以可持续发展模式改善乡村风貌、复兴乡村文化、带动乡村旅游、发展产业经济,将“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打造成为广东省甚至全国的美丽乡村建设名片。
新闻推荐
广州第165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新闻发布会解读《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广州拟认可长三角珠三角人才入户积分
广州拟放宽人才的户籍限制,缩减专业人才入户时间。(资料图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摄五号楼工作室出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