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老火汤 煲出街坊情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寻找广州好人
广州人身边的平民英雄
“五指毛桃、淮山、茯苓、莲子、芡实、陈皮……”7月初,广州建设新村一栋员工公寓里,广州街坊汤宝燕正在煲她的拿手靓汤——健脾益肾祛湿汤。香味溢出厨房,老伴李叔一闻就知道,她又要给同社区的三无孤寡“老乡”林芳(化名)送汤水了。过去6年,这位70岁的党员志愿者经常向林芳送去营养“靓汤”,还不忘给对方捎去一些食材。“我是社区党员志愿者,更是街坊,做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赞、黄庆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林芳的家住在建设街道一栋老楼的三楼,十来平方米的房间连着小阳台,挤满了各类生活必需品。听到敲门声,林芳马上打开房门:“是汤姨啊,汤就不用送啦,谢谢你来看我。”她边说边领着这位老街坊进门。
进门后,汤宝燕熟练地将汤倒进了林芳家中的汤盒中,叮嘱道:“要多喝汤,补充营养。”随后,两个街坊坐在了一块,闲聊起来。疫情暴发后,林芳的小屋子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以前,汤宝燕隔三岔五就会“唠叨”自己一次。
因为生活变故,林芳无劳动能力,无人赡养,也无生活来源,每月只有1000元的生活补贴。过去,她会一个人去楼下的大榕树坐坐,到烈士陵园逛一逛,每天吃点粗茶淡饭,买菜只买一人一天的分量,后来,她还会在社区当志愿者。
“我们就是这么认识的!”汤宝燕说。2007年,汤宝燕正式加入志愿者行列,有时会和林芳在志愿活动相遇,得知林芳独居后,她便来给其义务理发。2014年,汤宝燕参加社工站发起的长者结对帮扶行动时,直接和林芳结对。
“林姨比我大,我自然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而且她一个人,我更要关怀她。”汤宝燕说,以后,“我就把她当家人。”
汤宝燕爱煲汤,退休后报起了营养健康相关的学习班:经络、中医保健。与此同时,她还每天关注广州日报的“每日靓汤”专栏,学到的汤水“秘籍”记了足足五六本笔记本。
她还在社区里开班教学,分享煲汤经验。在课堂上,汤姨会结合自己学习的保健知识教居民在什么季节煲什么汤比较好,学员们上课烹制的汤品会由相关组织送到长者家中,让同行的小朋友也学会邻里关爱。
与林芳结对后,每次给家里人煲汤她都煮多一人份,“这是给林姨的,我去送给她。”有时,汤宝燕在送汤路上,不忘给林姨捎去一些食材。一来二往,两个人熟了起来,发现彼此是老乡,关系就更好了:在楼下的社区大榕树见面聊天,谈养生、谈美食、谈风景;还有的时候,两个人一起去拉肠店吃肠粉,“林姨一个人吃很少,我们分着吃。”
过去十几年,建设街很热闹,但热闹不属于林芳。后来,汤宝燕带着家人走进了她的生活。很琐碎,也很温馨,喧嚣热闹构成了这几年的生活日常——这是林芳向往的生活。
实际上,建设街道是老城区越秀区的一条老街,街上有不少老房子,也有不少老人家。
汤宝燕和林芳的家仅一条马路之隔。在老城区,汤宝燕走几步路就能碰着一个熟面孔,都是社区的老人,“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原来不认识的街坊后来都慢慢成了朋友。”
令汤宝燕骄傲的是,自己的热情还感染了一家人——老伴李叔只要有时间就利用自己的特长为社区活动出力。他说,“当年我还给街坊画生日卡,带大家一起学跳舞,热热闹闹”。而儿子曾前往山区支教、大学义教等,在做志愿者的时候结识了现在的妻子。
不少街坊都说,汤宝燕充满了广州街坊情谊。而这位已有近40年党龄的老党员解释道,“是党这么多年培养了我,因此我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要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即使退休了也要以党员的模范形象出现在街坊面前,为街坊们做更多事情。”
后来,汤宝燕因自己的社区事迹获得广州市志愿者协会颁发的“优秀党员志愿服务事迹”奖项。但在她看来,荣誉不重要。街坊都是一家人,大家都做好事,这个社区不就很好吗?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廖靖文)前日,越秀区人民政府公布2020年上半年越秀区经济运行简析:上半年越秀区GDP1555.30亿元,同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