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长制”破解城中村垃圾分类难题 白云区在广州市第二季度生活垃圾分类考核中排名第一
雅苑花舍中的花肥全部由金碧雅苑小区的厨余垃圾生产而成。白山社区沿街所有餐饮店铺已启用“云村码”实行上门收运。垃圾分类新时尚专题
近日,广州市第二季度生活垃圾分类考核排名出炉,白云区在全市各区中排名第一;全市174个街(镇)里,优+等次仅有10个,白云区均禾街名列第一。截至6月,白云区全区厨余垃圾日收运量从2019年上半年的40吨稳步提升至近1000吨,进市终端量占全市40%以上,分类率超过20%;其他垃圾日均收运量同比减少约1000吨。
通过开展垃圾分类投放点提升整治,白云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呈现出一系列“高分亮点”:推行城中村“栋长制”模式,破解城中村垃圾分类难题;各镇坚持推行农村“定时上门收+星级评定”模式,农村厨余分类率整体提升;各小区垃圾分类准确率不断提高,还玩出了“新花样”。
文、图/缪璟、汤南、云宣、谭札烽
城中村:“云村码”已覆盖近1万栋出租屋
城中村社区出租屋多,流动人口大,无物业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垃圾分类工作的难点。近日,白云区开发“云村码”微信小程序,对无物业管理的出租屋,实行“楼里分好类、定时上门收、栋长集中投”模式,目前已覆盖近1万栋出租屋。前日,记者来到白云区同和街白山社区实地走访,了解新模式下的城中村垃圾分类成效。
白山社区位于白云区同和街东部,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常住户数6881户,常住人口13520人,其中户籍人口2025人,是典型的城中村社区。同和街办事处副主任高敬荣介绍,城中村社区流动人口大,部分租户的主人翁意识不足,不适用小区的定点定时投放机制。针对城中村的特点,白山社区现实行出租屋“栋长制”模式。
据了解,所谓“栋长”,就是每一栋楼的负责人,由本地屋主或者二手房东担任,负责该栋出租屋垃圾分类的宣传、监督、落实等各项工作。高敬荣表示,首先应提高栋长的垃圾分类意识,对栋长进行培训,宣传垃圾分类的政策和相关执法案例,再由栋长对该栋楼的住户进行宣传和管理。如果楼栋发生分类不准确的情况,栋长也将受到连带处罚。
按照规定,租户需在家将生活垃圾按照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进行分类,每天早晚在统一时段分类投放至一楼进出口指定垃圾桶内,由保洁公司定时上门分类收取。
“刚开始的时候遇到很多困难,但通过跟租户不断进行沟通和宣传,他们也逐步明白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罗俊彪是白山社区的一名栋长,他提到新模式推行后,楼栋的垃圾分类情况改善不少,尤其厨余垃圾的回收量明显增多。
据了解,白山社区现有21栋实行栋长负责的收集方式,近期共召开白山垃圾分类栋长会议2次,参加会议栋长约70人次,建立租客群45个,线上发放相关宣传信息约100条,线下发放宣传单张6000余份,覆盖人员约13000人,宣传范围已涵盖白山社区栋长所管理的365栋、6360套出租屋。
“垃圾重量9.5千克,表现优秀。”白山社区道路两旁的楼栋和餐饮店门外都贴有一张二维码,环卫工作人员回收厨余垃圾后,用手机扫码登记,垃圾车会自动语音播报收取垃圾重量和表现情况。
扫码登录后,发现该系统还可以记录每一个垃圾投放点的分类情况和清运情况。在“云村码”系统后台,每家餐饮店和每位栋长的厨余垃圾分类情况及清运台账一目了然,有关部门可以据此针对分类较差或者厨余垃圾分类率较低的店家或栋长加强指导。
据了解,白山社区沿街所有餐饮店铺已启用“云村码”实行上门收运。合力推进城中村垃圾分类工作后,白山社区平均日产垃圾量约11吨,其中厨余垃圾约2吨,其他垃圾约9吨,分类率约18%,由原来的日收运量1桶增加至11桶。
镇村:厨余垃圾处理站减量率达85%
近日,白云区人和镇垃圾分类科普公园已完成全部功能建设,即将对外开放。
据介绍,白云区人和镇垃圾分类科普公园占地面积约11亩,为全区首个垃圾分类科普公园。人和镇党委副书记刘果介绍,该公园由5部分组成,分别是:一个日处理能力30吨的厨余垃圾处理站,一个垃圾分类科普展馆,一个可回收物回收示范点、一个口袋小公园和一个“厕所革命”装配式公厕。
走进白云区人和镇垃圾分类科普公园,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厨余垃圾处理站。与人们印象中“脏、乱、臭”的垃圾处理站截然不同,这里宽敞明亮,地板一尘不染。
据介绍,该处理站占地面积800平方米,设有车载进料及桶装进料两种方式,工艺采用好氧微生物分解的处理方式。
在现场,工作人员将收运回来的垃圾桶直接置于机器上,无需分拣,在一侧的屏幕上按下操作键,机器便自动将垃圾桶抬起,将垃圾倒入进料口。经过破碎、自动分拣、固液分离等一系列步骤后,尾料将从另一侧的机器口中倒出。“这个处理站可达到85%的减量率,经处理后的尾料安全无臭,可以作为有机肥使用。”白云区城管局二级调研员赵吉林表示。
赵吉林介绍,目前白云区共配置35处、日处理能力540吨的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施,为24个镇街配齐厨余垃圾收运输车,确保全区厨余垃圾及时收运、专车专运、日产日清,消除邻避效应。
在公园的另一侧,可回收物便民回收点主要分为宣传展示区和实际操作区。可回收物被分为废铁、废塑料、废纸等几大类摆放整齐。白云区供销联社再生办工作人员周良权介绍,回收点除了针对辖内的环卫工人等回收废旧物品,也对接收购市民分类出来的可回收物,该站目前主要辐射服务人和镇鸦湖村、大巷村约8000人,下一步将在全区推广。
垃圾分类科普展馆建筑面积200平方米,设有垃圾分类基本知识介绍、趣味游戏互动、环保作品展示等三大板块。刘果透露,面对公众开放后,这里不仅会成为广大市民休闲的场所,也将打造成青少年的研学参观点,让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人心。
小区:用厨余垃圾“养”出小花园
百香果、柠檬、辣椒……在白云区鹤龙街道金碧雅苑小区的一角,有一处静谧的小花园,而养育这些植物的花肥正是生产自这个小区的厨余垃圾。
鹤龙街党建指导员何嘉文介绍,鹤龙街打造“雅苑花舍”,利用小区的厨余垃圾转换为的肥料,实现花草果蔬的堆肥,让居民了解厨余垃圾如何“变废为宝”。
金碧雅苑小区辖属面积约8万平方米,规划建设27栋住宅共计2300户,入住率达98%以上,其中户籍人口1980人,流动人口超2000人。2019年6月,白云区把金碧雅苑定为辖内第一批楼层撤桶、定时定点投放的样板示范小区。历经半年探索,金碧雅苑小区成功创建为市级垃圾分类样板小区,小区已全面实现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平均每天收集垃圾80桶,其中厨余垃圾最高达17桶/天约1.7吨,分类率达29.8%,垃圾总量较开展前减少了20%,分类准确率超过95%。
“垃圾分好类、定时拎下楼、定点精准投”。不只在雅苑花舍,小区内随处可见垃圾分类的标语。据了解,鹤龙街在金碧雅苑小区内设置了垃圾分类吉祥物、垃圾收集点宣传栏、路灯广告、电子显示屏标语、电梯广告视频等100多处,形成了小区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小区去年底将生活垃圾分类误时投放点从“半开放式”升级为“全封闭式”空间,今年春节后,还陆续装上紫外线消毒灯和臭氧消毒器,加强消毒除臭工作,进一步保障了小区内环境干净整洁,得到了小区居民的广泛点赞。投放口装有自动感应装置,在没有人投放时保持关闭状态,避免臭味扩散。
第二季度取得“高分考卷”后,白云区又马不停蹄地投入下一阶段的垃圾分类工作中。白云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白云区将继续在资源化减量化上下功夫,确保年底实现各镇街厨余分类率达20%,生活垃圾总量整体较2018年下降4%以上,力争实现8月底整治提升基本完成,9月底前打造一批示范单位、示范点,提升垃圾分类设施整体形象。同时,实现城中村、农村区域深度覆盖。通过全面推行“栋长负责制”,逐步完善村社督促房东、房东督促租户的管理机制。结合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在农村全面推行“定时上门收+星级评定”模式,将垃圾分类纳入村规民约,分类监督检查结果与村“两委”、村民奖惩挂钩。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梁超仪通讯员郑琳)通宵打游戏、追剧……正值暑假,不少青少年开启了“嗨玩”模式。医生提醒,娱乐要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