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文明的种子 培育振兴的硕果 从化加快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区建设

南方日报 2020-08-06 06:00

志愿服务助力从化新时代文明实践。资料图片

“南粤佳果村播助荔”直播带货现场。

邝健华摄

“烹饪青头鸭很多人都会,但每个人做出来的味道大不相同,原因是什么?”在广州市从化区城郊街西和粤菜师傅培训室内,十多位农家乐厨师、村民、学徒聚在一起,向前来授课的烹饪师傅取经。

经验丰富的烹饪师傅、网上发起的众扶互助平台、底蕴浓厚的家风馆、设计研学的夏令营……过去乡村“远不能及”的资源如今都来到了村民的“家门口”。

播撒文明的种子,培育振兴的硕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农村农民凝神铸魂,从化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工作,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结合融媒体中心线上资源,从化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真正成为思想引领“桥头堡”、红色教育“大熔炉”、服务群众“大本营”和乡村振兴“大舞台”。

南方日报记者宾红霞周甫琦朱伟良通讯员黄利谊覃永赠

思想引领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5月26日,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在2000多公里外的从化区温泉镇南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从化乡村小康讲堂”直播课也在进行,村民通过屏幕即可与中央党校教授辛鸣隔空互动。

“我们每年都会关注全国两会,但在"家门口"听专家教授解读还是第一次。”村民林榕新说,“感触很深,听完之后还可以到实践站和其他村民交流心得!”

“从化乡村小康讲堂”直播栏目是从化区打造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项目之一。通过直播,村民可以在千里之外和“网红”教师、“大咖”专家“面对面”交流。

坚持思想引领,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乡村缺乏优质资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是村民思想引领“桥头堡”、红色教育“大熔炉”。通过整合互通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内容资源,从化建立健全教育引导服务群众的阵地体系。

网络直播火起来,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教育也在文明实践中热起来、活起来。从今年年初推出直播节目至今,从化已经开展超过20期直播节目,让党的理论走村入户,真正走到田间地头,让文明新风吹遍乡村每一个角落。

对于一直在乡间地头劳作的村民来说,坐在空调房里学习理论知识“既无趣又难懂”。激活理论资源,广州通过深入实施“新时代宣讲师”计划,整合党群服务中心、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阵地设施和功能,打造出更多“乡村大喇叭”“大榕树下”等群众家门口的宣传宣讲阵地。

“今天又去直播带货了!”在莲麻村,村民对直播已经习以为常,不少村民随口就能说出“宝宝们”“买它”等诸多直播热词。不久前,莲麻村党支部书记潘安娜更是变身“网红”带网友“云游”乡村美景。“村支书、农民都要直播,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将从化的生态美景和乡村特产推介给更多的人。”她说。

通过举办头雁高飞实训课堂之乡村头雁直播带货培训班等形式,从化让基层党员干部、教师、驻村第一书记和文化骨干人才,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轻骑兵,深入祠堂前、榕树下、田间地头,灵活运用普通话、方言、客家话等,进村入户,不拘形式开展讲理论、送文化活动4500多场,与村民讲思想、授技术、育文明。

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人人都是奋斗者。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村民的精神家园愈加丰富,农民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积极性、主动性更高了。

群众路线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延伸到哪里

“我想出门看看。”从化区鳌头镇帝田村村民徐叔在“如愿行动”众扶互助平台发起的心愿引起了不少热心人士的关注。因为中风导致的后遗症,他已经十多年没有出过门了。

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办好就是大事。心愿发出之后没过几天,从化区司法局宣教党支部党员代表和从化区慈善会、区志愿者协会就来到了徐叔家,送上了新轮椅。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首先要把人动员起来、聚集起来、团结起来。”从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人说。今年4月,全省首家“如愿行动”众扶互助平台在从化启动,广州市民政系统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挂牌成立,这正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实践体现。

点滴爱心,汇聚成海。“截至8月4日,平台共发布187个心愿,156个心愿已被成功认领,137个心愿被成功点亮。”从化区慈善会负责人说。

在从化,人们经常可以在街头巷尾看到身穿黄色衣服的志愿者。他们是防疫知识的宣传员、垃圾分类的宣导员、风险的排查员、体温排查的值班员……从城区到乡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为基础的各支分队在从化开花。

因应乡村振兴新形势、新任务,从化组建了宣讲能手进基层、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粤菜师傅培训、文化进农家等区级志愿服务分队10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常态化队伍已经扩充到302支,累计服务群众30多万人次,打造“带不走”的基层志愿服务队伍,为乡村振兴凝聚强大正能量。

志愿服务不单解决了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还圆了村民的“创业梦”。

莲麻村是广州最北的一条行政村,如今这条贫困村已经变成了“网红村”。

“村里成立了巾帼志愿服务队,每个妇女都是"巾帼志愿者",上至七八十岁的老大娘,下至十几岁的女青年,大家团结一致实现创业梦想。”潘安娜说。2019年,莲麻村巾帼志愿服务队还获得了“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

喜闻乐见

用生活化的方式“播种”文化

调色、涂料、按印、绘画……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拓印在宣纸上的各印品样式逐渐成型。7月22日到26日,来自温泉镇周边的20名中小学生在这里参加了探索拓印的奥秘、走进民间艺术扎染、生活体验与创意写生、设计再造等课程,体验设计艺术的魅力。

这是一堂在从化温泉镇湾区设计开放大学的设计研学公益课,也是温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之一。

用拓印留存日常的观察,用扎染探索传统的手艺,用写生描绘真实的感悟,用设计激活想象的空间……一堂堂别具匠心的课程,让艺术走进乡村生活,让农村孩子感受美带来的快乐。

“在设计研学夏令营,我们通过综合材料的运用把美翻译给孩子,让孩子充分地观察、感受、表现美,从而实现艺术美的生活化。”湾区开放大学教师郭嘉欣说。

艺术走进乡村,实现了新风化人的目的,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更有生命力。

“借助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契机,村民们也可以接触到设计的艺术和思维。”郭嘉欣说,“尤其是从小让孩子们接触到艺术,学到不一样的新事物,不仅能让他们开阔眼界,还能鼓励他们打破限制敢想敢画,在艺术中培育自信。”

“未来我们会长期开展新时代文明活动,在乡村播下设计的种子。”郭嘉欣说,下一步还会邀请从化当地艺术家和高校师生共同组织作品画展,让周围居民享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传播当地的乡土文化。

文明实践既讲文明更看重实践,而实践的本身需要更多的载体来承担,各类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他们对民俗文化、文艺文化的认识,更使农村文艺焕发出新活力。

在各类文艺汇演中,从化区涌现出一批乡土文艺人才。在疫情防控期间,他们采取粤剧、“数白榄”、歌曲、书法和绘画等方式传播防疫知识,组织志愿者进农村、社区等开展宣讲1.2万人次,参与防疫宣传约13.6万人次,汇聚文明实践巨大合力,守护广州疫情防控“北大门”。

如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从化蔚然成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村民凝聚力不断提升。“现在村里的活动很丰富,节日有舞狮,平时有广场舞比赛、"村晚"、趣味体育比赛等。现在村里打牌的人少了,大家都参加活动去了。”从化区鳌头镇西塘村党支部书记陈海涛说。

花都:

让志愿服务主力军“动”起来

身穿黄色连体防护服,背上弥雾消杀器,戴上消毒口罩与防护眼镜,沿街进行公共环境的消杀工作。在疫情期间,这是“狮岭一家人”志愿队员马飞的工作常态。

花都区“狮岭一家人”志愿服务总队目前有队员约5000人。为打赢防疫攻坚战,志愿队旗下的飞翔救援队队员坚守抗疫岗位,每天携带重达40公斤的整套设备,自发组织社区消杀工作。

“穿防护装备5—10分钟后就会不舒服,衣服都会湿透,最长工作1个小时左右,就差不多到达体力的极限。”飞翔救援队指导员朱青勇介绍,飞翔救援队从大年初二开始参与疫情防控,持续26天,包括环境消杀、文明劝导等工作。

“家人都非常担心,但是队员在消杀完成后都会进行清洗与消毒。”朱青勇说,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飞翔救援队”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队伍中的一员,就有责任加入基层防疫的工作。“这是我们的社会责任。”

志愿力量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力军。为激活文明实践的创造力,花都区一方面强化品牌打造,突出“清华姐姐”“秀全大妈”“狮岭一家人”“乡村国学讲堂”等志愿服务工作品牌,让志愿服务主力军“动”起来。

另一方面,聚焦打造文化特色志愿服务项目,成立花都区文化志愿服务总队及“非遗”“朗诵”“礼仪”等分队,着力培育和打造“文明分享”“七彩课堂”“匠心传承”等特色文化志愿服务项目。自2019年以来,累计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2540场次,参与志愿服务多达13970人次,服务群众达117.5万人次。

番禺:

抓活动树品牌焕发文明实践新气象

番禺区钟村是有名的中国龙狮文化之乡,舞龙舞狮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为向青少年传承龙狮文化,钟村街重点打造了谢村龙狮文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龙狮训练馆,通过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宣扬并开展传统舞龙舞狮活动。色彩艳丽的祥龙伴随音乐起舞,时而腾起,时而俯冲,时而翻滚,时而成字,赢得掌声阵阵,受到了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

在番禺区,类似于谢村龙狮文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这样的文明实践阵地还有很多。该区结合各村民俗文化、历史传承特色,重点培育钟村街谢村龙狮文化、石楼镇大岭村古村旅游文化、沙湾镇沙湾北村飘色文化等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示范点,以点带面统筹推进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目前,全区已建成1个实践中心、16个实践所、168个实践站,组织文明实践活动853场,参与人数超过50万人次。预计年底前,全区177条行政村将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100%覆盖的目标。

在传承文化的同时,番禺区还坚持抓活动、树品牌,焕发文明实践新气象。番禺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创新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项目供需对接系统”,由实践中心每月结合重点时间节点,联合区相关职能部门制定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月活动“菜单”,以实践所(站)“点单”形式开展活动,群众现场扫二维码评价活动质量,真正做到中心供单、基层点单、群众评单,推动各项实践活动更接地气。

新闻推荐

男子坐公交拒戴口罩 捶司机16拳获刑三年三个月

■公交车监控视频截图。新快报讯记者何生廷通讯员刘佳星黄曦报道8月3日,记者从广州市从化区人民法院获悉,从化法院近日...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