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水焯用醋拌海鲜有安全风险

阳江日报 2020-08-04 09:21

[摘要]盛夏高温易发食源性疾病

本报讯(记者/陈海涛 通讯员/杨芳)盛夏气温高,各类细菌生长进入活跃期,食物易腐败变质,尤其是食物储存不当易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曾文提醒,市民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重饮食卫生细节,谨防食源性疾病。

海鲜未煮熟易引起中毒

7月15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官网通报一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今年6月,广州市黄埔区报告发生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事件,发病48例,无人员死亡。据介绍,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细菌,主要来自海水以及鱼、虾、蟹、贝类、海藻等海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是引起广东省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曾文指出,旅游旺季到来,海鲜产品增多,市民食用没有煮熟煮透的海鲜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市民食用购买的食品或者在外就餐后发生食物中毒,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并立即到附近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不可自行乱服药物,以免延误治疗。同时,要主动向当地食品监管部门报告,妥善保存可疑食品或病人排泄物及相关票据,以备有关部门及时查处中毒原因。

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常见

近日,在四川成都,一家四口晚饭吃了一盘凉拌皮蛋,饭后不久出现了恶心、腹泻、发热等症状。医生诊断这是吃未煮熟的皮蛋引起的食物中毒。

曾文表示,当前已进入夏季食源性疾病高发期,果蔬类食品和肉类食品是主要的食源性疾病暴发食品。果蔬类食品中,如有毒植物菜豆,因烹饪不当可能导致中毒;肉类食品中,因为生熟不分、存储不当导致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毒素、沙门氏菌等致病微生物污染,以及超量、违规使用亚硝酸盐,极容易引起食源性疾病。

在所有食物中毒事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多。有些市民为图方便,会把上一餐的剩菜重新加热来吃。不过,随着气温升高,熟食如果储存不当会有细菌繁殖,致病菌一旦污染食品,在很短时间内就可迅速繁殖至可致病的数量,从而引起食物中毒。

做好预防远离食源性疾病

曾文提醒,预防食源性疾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市民在选购食品时,一定要保证食品的新鲜、安全和卫生,定型包装的食品一定要仔细查验是否在保质期内。

其次,尽快吃掉煮熟的食品。夏季在室温下保存食品不宜超过4小时。婴幼儿的食品一定要现吃现做。进餐后将剩下的食物放入冰箱贮存,隔夜的绿叶蔬菜不要再食用。

再次,海鲜要煮透。吃海鲜,要煮熟、炒熟或炸透后再吃,用开水焯、用醋拌等加工方法都不安全。要彻底清洗和加热食品。蔬菜要多浸泡、清洗,而肉类食品要彻底加热。

最后,市民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厨房的清洁卫生,在加工食品前要将双手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能无节制地吃冷饮,这样会造成胃中正常菌群的紊乱,降低局部抵抗力,容易发生腹泻。

新闻推荐

中新知识城再现先秦遗址 马头庄先秦遗址挖掘清理新石器时代晚期、两周时期墓葬65座 另有宋至清代墓葬4座

马头庄先秦遗址。图/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遗址挖掘现场。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卜松竹通讯员穗文考)记者昨日从广...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