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企“兄弟连” 托起“北斗”系统
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下称“北斗系统”)正式开通,标志着北斗“三步走”发展战略圆满完成,北斗系统迈进全球服务新时代。
“北斗三号卫星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100%。”8月3日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自豪宣布,经过十余年建设,在来自全国400多家单位、30余万科技人员集智攻关下,攻克星间链路、高精度原子钟等16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500余种器部件国产化研制,一举“拿下”核心关键技术,实现自主可控。
遥望“北斗”,星光闪耀,一批广州企业致力于让北斗系统飞得更高、看得更远。在卫星导航通信领域,广州卫星导航企业数量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海格通信、泰斗微电子、南方测绘等一批技术领先企业覆盖通信产业各链条,形成了实力雄厚的穗企科创“兄弟连”。
观照星光,深耕脚下。当下,广州正发力新基建、发展数字经济,大力推动北斗卫星应用产业发展。随着北斗系统的全面落地应用,将开启北斗产业高质量服务全球的新篇章。
南方日报记者黄舒旻郭苏莹
北斗系统里的“中国芯”
要实现北斗导航系统的终端应用,芯片、模块、天线、板卡等都属于基础产品,其中芯片更是重中之重。
就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的前夜,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格通信”)发布公告,称收到与特殊机构客户签订的订货合同,合同总金额约2.55亿元人民币,主要为无线通信、北斗导航产品及配套设备。
这是海格通信作为国内北斗导航领域的领先企业,迈出的又一坚实步伐。
据海格通信北斗产业集团常务副总经理钟世广介绍,北斗高精度导航定位芯片,将是人工智能时代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我们必须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才能为北斗三号的广泛应用提供完整解决方案,为测量测绘、无人平台、应急救援和高精度授时等应用提供自主可控的核心产品。”
基于这一理念,2019年5月,海格通信发布“海豚一号”基带芯片与北斗三号RX37系列射频芯片组合应用,也是全国首个面向北斗三号应用的基带+射频全芯片解决方案。
钟世广说,海格通信自主研发的北斗系列芯片组合应用可为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自动驾驶无人机和机器人等人工智能设备提供精准位置服务解决方案。同时,海格通信自主研发的系列芯片也能够为北斗三号产业应用提供支撑。
“天上有北斗系统,地下要有"北斗芯"。”泰斗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泰斗微电子”)总经理助理韩冰说,瞄准国内定位导航芯片的空白和卫星导航领域的巨大潜力,企业从2013年开始了一场耗时三年的“攻坚战”。
韩冰说,过去的定位导航芯片接受北斗信号需要一枚基带芯片和一枚射频芯片,这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和更高的功耗。“2016年我们推出了TD1030芯片,首次把基带和射频的两部分实现了高度集成,尺寸也更小。”
在TD1030芯片的基础上,泰斗微电子继续推出了能够更好接受北斗系统信号TD1040芯片,并将在近期推出取得革命性技术突破的TD1050芯片。“第五代芯片,我们的工艺已经到了28纳米,尺寸更小、定位精度更高,在性能上更进一步。”
此前,泰斗微电子参与的“北斗卫星信号快速捕获新方法及芯片设计”项目、“北斗性能提升与广域分米星基增强技术及应用”项目均获得了省级、国家级的科研奖励,后者更突破了卫星导航系统自身实时分米级服务的技术瓶颈,实现了对北斗系统功能和性能的补充和提升,使北斗系统具备了国际领先的分米级空间信号精度。
“北斗+”激活多元化应用场景
“北斗系统的应用,不只是导航这么简单。”韩冰说,卫星导航主要具备三大功能:导航、定位、授时。“"导航"可以简单理解为"轨迹描述";"定位"则是通过连续的信号输出实现毫米级的定位;"授时"则指的是在所有有网络的地方要实现时间同步,主要应用于互联网、电网、广播电视网等场景。”
这意味着,卫星导航已经像水和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大到城市基础设施中的电力、通信、交通系统,小到市场上热销的儿童手表,都离不开卫星导航系统。而北斗作为中国自主建设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更将在未来社会发挥关键作用。
钟世广认为,北斗系统的全面落地应用是大势所趋,也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布局,一方面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将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目前,北斗在交通、运输等行业落地更快,因为这个行业对物流运输过程迫切需要更精细的监管。”
看似遥不可及的北斗系统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落地?钟世广以海格通信在南沙参与的自动化码头项目为例进行了阐述。
“在实地论证过程中我们发现,码头上的高精度应用会面临很复杂的环境。码头上各种集装箱、桥吊等会对信号带来很大遮挡,这就需要提出针对性研究方案。”在这一背景下,海格通信自主研发的“面向复杂电磁环境的北斗导航创新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技术则有针对性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对于复杂电磁干扰环境和复杂城市接收环境,我们提出了集成抗干扰和多源融合处理的芯片化解决方案,重点突破北斗高精度测量、高动态接收、多维抗干扰等系列关键技术,进一步推进北斗创新应用。”他透露,目前海格通信在南沙港二期的自动化码头项目在针对方案进行联调联试,明年初该码头将准备启用。
而在广州天河,扎根31年的南方测绘集团南方卫星导航与北斗一同成长。在南方测绘集团副总经理缪小林看来,广州在北斗的终端产业应用和研究以及产业化发展一直有很大的优势,北斗卫星导航定位产值方面也将持续增长。
“北斗系统的建成为我们带来了新机遇,让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增加了更可靠、技术更自主的平台。”在高精度应用方面,作为全中国目前最大的高精度卫星导航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这将有助于南方测绘在研发上保持最优性和先进性。
目前,在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终端和系统方面,南方测绘已完成了基于北斗三号系统核心板卡和综合应用解决方案的研发,能够把北斗三号系统卫星导航系统的先进性和特有的一些功能,在终端的应用中实现,包括精准授时、新建电路等。
“北斗的应用前景非常的广泛,其高应用价值量在不断的爆发。我们将结合北斗的卫星定位技术,融合5G通信、大数据算法、地理信息的应用平台,形成各种场景的应用解决方案。”缪小林说,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完成以后,未来,基于北斗的终端应用和技术融合趋势将越来越强,包括在智能燃气、智慧电力、智能交通领域等场景中,都将激活非常多的应用。
数字经济随“北斗”腾飞
发力新基建、发展数字经济正成为全国各地竞相抢滩的“新蓝海”,也成为广州城市经济新增长点,新兴产业动能十足。
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3%,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产量增势良好,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增长27.5%,地面通信导航定向设备增长26.4%。
如今,北斗系统的建成与多元化应用场景的开辟,为广州带来了怎样的发展机遇?在缪小林看来,在孵化平台的建设和基于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的聚集将成为新的突破口,广州潜力巨大,目前,对于广州而言,在新基建、新通信和数字经济领域,北斗系统必然会起到更重要的作用,让城市中的导航定位更加精准、可用性更强,使得数字经济时代,在智慧应用方面得到更多的发展机遇。
缪小林建议,“广州可发力孵化平台建设,吸引产业中的人才和企业,激励他们创造新的场景,提升产业化的应用价值。未来,实现技术和平台的打造扎根广州,进而辐射出去,向全国提供服务。”
“中国北斗,天上好用;南方导航,地上用好。”这是南方测绘在应用端自主创新,不断发力的决心。广州良好的创新环境,也给了南方测绘发展动力。缪小林说:“从90年代初我们就在广州天河区,公司核心人才已经扎根在广州。目前天河智慧城的建设和数字经济方面也有很多政策的利好。广州充满活力,无论是人居环境、社会管理水平还是城市开放的氛围,都适合创业者和科技工作者来落地生根。”
“近几年,广州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企业聚集效应逐渐体现。”作为卫星导航产业上游元器件的提供商,韩冰认为,广州面向着珠三角乃至全球庞大的下游电子设备终端市场,为企业成长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市场的需求也倒逼我们上游供应商不断优化产品,让芯片更好地适配各类终端应用场景,以创新驱动发展。”
天空“北斗”闪烁,地面“5G”织网。随着北斗系统开启全球服务,一个无限可能的新未来也将扑面而来。随着北斗系统的全面落地应用,赋能各个行业,穗企“兄弟连”将在新领域、新场景不断奋斗,开启北斗产业高质量服务全球的新征程。
新闻推荐
羊城晚报讯记者张豪、鄢敏、丰西西报道:七月盛夏,烈日下挖掘机轰鸣,广州天河区一大批项目正破土动工。23日上午,天河区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