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生态立体碧道 览“小鸟天堂”胜景 增江6.5公里省级碧道试点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
增江是东江的一级支流,是增城区最重要的河流。南方日报记者吴伟洪摄
滨水而建,与水交映,夹岸繁花,风光旖旎。铺设红色沥青的三层立体碧道为观赏“增江画廊”的美景提供了更多角度,精心打造的荔湖湿地成为亲子休闲的最佳去处……在广州增城,竣工不久并对外开放的增江6.5公里省级碧道试点成了周末广州市民休闲放松的新晋“打卡点”。
增城水系发达、生态良好,把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是既有绿水青山也有金山银山的国际大都市的生动写照。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增城正结合推进水环境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科学布局碧道沿线景观设计,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精心做好美化绿化亮化工作,打造公共生活休闲空间,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
除了6.5公里省级碧道试点建设,今年增城将投入2.1亿元,重点推进增江碧道光辉大桥至雁塔大桥段、西福河碧道燕岗桥至神岗桥段以及仙村河碧道、荔湖碧道、石马龙水库碧道等29公里碧道建设。
●南方日报记者朱伟良通讯员增宣朱卓东姚玉函
“增江画廊”打造省级碧道山水画卷
据了解,增江是东江的一级支流,是增城区最重要的河流。其中,从初溪兰河坝至湖心岛约40公里河段为“增江画廊”国家水利风景区,沿线山水风光独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要素齐全,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历史底蕴深厚,犹如一幅巨型山水画卷,是展现增城魅力的特色名片。
去年,广东省提出高标准推进广东“万里碧道”建设,在南粤大地打造“河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廊道。在此背景下,增城在“增江画廊”良好基础条件上,以水为脉,碧道为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水治理与景观、休闲、游憩、历史人文等相结合,启动增江碧道建设,致力打造江河安澜的雨洪通道、诗情画意的休闲文化廊道、水陆联动发展的滨水发展带。
其中,增江雁塔大桥南至初溪拦河坝长约6.5公里河段由于滩地众多、水域形态丰富,且沿岸景点众多,更是被纳入了省级碧道试点工程之一。增城区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自2019年9月至今年6月,随着最后一个景观节点的建成并对外开放,长约6.5公里的增江省级碧道试点正式全面竣工。
“巨型鸟巢”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从增江河西岸的樱花园南行,不久便来到最新开放的碧道景观节点——圣皇洲广场。圣皇洲广场临水而建,与素有增城“小鸟天堂”的圣皇洲隔水相望。
笔者了解到,圣皇洲位于雁塔山下、增江河中,在水中央,是一个四面环水的绿洲。岛上植物主要以竹林为主,鹭鸟在竹林筑巢,岛上被观察到的鸟类包括白鹭、夜鹭、黑鸢、褐翅鸦鹃、领鸺鹠、斑头鸺鹠、池鹭、八哥、丝光椋鸟等100多种。其中,黑鸢、褐翅鸦鹃、领鸺鹠、斑头鸺鹠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在增江碧道规划建设的初期,圣皇洲前期曾有加固施工计划,但当施工人员到达圣皇洲上施工时,发现圣皇洲上鸟儿惊扰而散,不肯回巢。出于鸟儿栖息考虑,我们马上停止了加固施工,人员也及时撤出了圣皇洲岛,还"家园"于鸟儿。后来发现鸟儿逐渐回巢,数量还比以前增多了。”增城区水务局水务所所长刘磊介绍。
站在亲水平台上,水面翩飞起舞的白鹭尽收眼底,耳畔啾啾的鹭鸣清晰可闻。市民在碧道上休闲漫步,一水之隔的圣皇洲上鸟儿尽情盘旋飞舞,碧道与圣皇洲,人类与鸟儿,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若在傍晚时分来到此处,人们还能与一场“千鸟归巢”的自然奇观惊喜邂逅。
在渐渐暗沉的暮色中,成群结队的鹭鸟从远方的天际聚拢而来。抬头望去,满天飞鸟盘旋,遮天蔽日,鹭鸣此起彼伏,遍传江心,整个圣皇洲便成了一座天然的巨型“鸟巢”。
“三层立体碧道”提供多层次观景空间
沿圣皇洲继续前行,便来到了立体碧道的所在处。从空中俯瞰,一侧是波光粼粼的“增江画廊”,一侧则是建于网格护坡上的三层立体碧道,“鹭鸣江心舞碧波映彩虹”,美丽景色令人叹为观止。
据刘磊介绍,该段立体碧道占地约1.1万平方米,与政务中心、樱花园、圣皇洲广场、观海长廊串联形成带状滨水景观空间。边坡共设置三层景观道,为行人提供多层次的游憩空间,既可以全面观看上游城区天际线、“双塔锁江”等景点,又可以多角度感受圣皇州“千鸟归巢”的奇观。其中,一层的亲水道为骑行道,是贯通圣皇洲广场和观海长廊的主要道路;二层为位于半山腰的慢行步道,是边坡主要的观赏慢行道;三层为登山道,主要结合路面通行道,串联山体公园各个景点。
而除了具有休憩观光功能之外,该段立体碧道的建设更是对增江沿岸的水安全保障提供了重要支撑。“立体碧道的设计建设主要结合边坡的加固和复绿,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河道护脚采用了格宾石笼软性护脚,同时采用"生态草坡入水+水生植物"与疏林草地的绿化配置方式,既提高了生态效益,又营造了自然蜿蜒的岸线景观。”刘磊说。
三大景观节点兼顾五大功能
立体碧道是增江省级碧道试点工程的景观节点之一。增江省级碧道试点工程位于增江“一江两岸”水利综合整治工程下游段。试点工程以水为主线,兼顾生态、安全、文化、景观、经济等功能,进行护岸和景观提升建设,贯通滨河慢行系统,建设水上游线,打造水清、河畅、岸绿、通行、安全的滨水空间。除了立体碧道,工程重点打造的另外两个景观节点——政务中心滨水广场、荔湖湿地此前已先后开放。
其中,政务中心滨水广场是利用广州亚运皮划艇赛场观景平台改造而成。广场将原有的单一空间划分为流线型的自行车骑行道和慢行步道。自行车道两侧设置了草花植带,慢行步道则铺装了钢琴键盘状的黑白相间砖石,充满趣味与活力。
位于荔湖街罗岗村段的荔湖湿地则重点对堤内430多亩鱼塘和140多亩滩池进行生态改造,提升绿化面积142.08亩,种植水生植物面积42.76亩,与增江连通形成生态湿地。在此基础上,该景观节点进一步完善了休闲配套设施,新建及改造慢行系统约4.7公里,新增及翻修廊架7座,翻修凉亭7个,改造景区厕所2个,对2个地面停车场进行升级并设置近200个车位;合理设置亲水栈道,提升游玩安全性;设立鸟类保护区、营造无人岛等动物繁衍场所,提高生物多样性。
今年将继续建设29公里碧道
增江省级试点碧道的建成开放是增城区近年来铁腕治水、打造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之城的生动实践。按照《广州市碧道建设实施方案》的规划要求,2025年前增城将建成碧道总长248.7公里。目前,增城区级碧道规划初步成果已经完成编制。
按照初步规划,增城区碧道建设将紧紧抓住“三面环山、一面临江、众水绕城、生态优美”的特征,突出保护与开发并重、陆域与水域并举,凸显历史底蕴深厚、红色基因传承、岭南水乡田园特色,助力打造宜业宜居宜游优质生活圈,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之城。
碧道总体结构布局为“一横两纵多节点”,结合沿线功能布局,主要分为都市型、城镇型、乡村型、自然生态型四个类型。其中,“一横”为东江北干流大河风光碧道,“两纵”分别为增江活力山水画廊碧道及西福河生态文化碧道。“多节点”指打造派潭镇、小楼镇、正果镇、仙村镇、石滩镇、朱村街+中新镇组团、荔湖+荔城+增城街组团、新塘镇+永宁+宁西街组团等8个节点,实现“碧水漫道,理想增城”的规划目标。
除了6.5公里省级碧道试点建设,今年增城将投入2.1亿元,重点推进增江碧道光辉大桥至雁塔大桥段、西福河碧道燕岗桥至神岗桥段以及仙村河碧道、荔湖碧道、石马龙水库碧道等29公里碧道建设。截至目前,年度碧道建设任务总体进度已达60%。其中,石马龙水库碧道已基本完工,西福河碧道燕岗桥至神岗桥段和仙村河碧道已分别完成形象工程的98%和80%。
新闻推荐
增城区召开2020年中高考质量提升座谈会 提高教学质量 打造增城教育品牌
中考高考质量提升座谈会本报讯(记者黄婧琪文/摄)2020年中高考质量提升座谈会于6月24日在区文化会议中心召开,增城区12所初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