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委常委、黄埔区委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亚伟:上新 出招 筑基 形成从北到南高质量发展格局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瞄准实体经济,全力锻造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资料图片
1-5月生物健康产业产值增长45%;1-4月完成投资额331.02亿元;今年新引进优质招商项目45个,投资总额累计超1900亿元;市场主体数量累计增长63.7%......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以扎实有力的“双统筹”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今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仍是广州今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主要工作。作为广州“工业一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如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对此,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广州市委常委、黄埔区委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亚伟。周亚伟表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将从“上新”“出招”“筑基”三方面发力,把发展经济着力点瞄准实体经济,努力推动形成从北到南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肩负起“老城市新活力”历史使命,全力锻造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南方日报记者陈思勤吴雨伦
通讯员曾妮
■夺取“双胜利”
已生产超1亿人份新冠肺炎诊断检测试剂
南方日报:开年以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如何迎战新冠肺炎疫情大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周亚伟: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大战,也是大考。面对大战与大考,我们以扎实有力的“双统筹”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一是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个朴素真理贯彻始终。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们在全市率先出台“1+N”工作方案,构筑疫情防控“移动堡垒”,第一时间组建防疫突击队、志愿服务队459支,实现139个村社全覆盖“点对点”服务。
二是实力演绎科技战疫的“广东密码、黄埔现象”。组织200多家企事业单位投入防疫应急攻关,构建防、控、治一体化科技战疫体系。科学“防”有力,口罩累计生产超1亿个,防护服累计生产176万套;高效“控”给力,新冠肺炎诊断检测试剂日产能达250万人份,占全国1/4,已累计生产超1亿人份;攻关“治”发力,牵头开展3个针对疫情防治的科技重大专项,占全省一半,立项扶持21个疫情防控重点项目,世卫组织专家考察组对生物岛实验室科研攻关成就点赞。
三是力争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两手抓、两手硬”。我们在全国率先上线工业企业复工备案审批系统,集全区之力推进“一十百千万”服务企业专项行动,推动企业实现“应复尽复”“满工满产”,500强企业项目、规上工业企业均100%复工,170个攻城拔寨重点项目投资完成额居全市第1。继2.28以来,我们先后举办6次重大集中动工活动,前段时间,我们携手清远共建现代产业体系,一南一北共同“播种”142个重大项目,总投资高达1842亿元,助力加速广清一体化。
广州市“两会”刚刚落下帷幕,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市产业布局“一区三城十三节点”共17个产业平台(1+3+13),其中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就占了6个。深感肩上担子沉甸甸之时,我们心里也干劲满满,希望交出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坚持稳字当头
全区8大支柱产业发展情况持续好转
南方日报: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主要着力点。请您结合实际数据,谈谈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六稳”“六保”工作总体思路。
周亚伟: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工业占比广州市约四成,战略新兴产业占比广州市约六成。受疫情影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一季度生产活动受到明显冲击,我们深深感到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
一是牵好“稳就业”这个牛鼻子。就业乃民生之本,稳就业既是稳经济、稳预期,也是稳民生、稳信心。疫情发生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举办“国企铁军”等云招聘138场,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共2218人次,发放补贴419.6万元;精准对接、同步挖掘黔南州对口扶贫地区人力资源,组织劳务定向输入;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工程,推进认定一批省级、市级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今年前5月,黄埔城镇新增就业12635人,办理失业登记7089人次,较上年同期减少18%。
二是下好政策支撑这个先手棋。企业对经济温度有着灵敏感知。我们针对疫情影响下实体经济运行的痛点难点堵点,在全国开发区率先出台针对疫情的“暖企8条”,推出“新基建10条”等政策,帮助企业恢复生产经营。今年以来,黄埔区政策兑现26亿元,预计稳岗就业专项政策惠及企业约5万家、金额约16亿。
三是抓好市场主体这个关键点。“六保”“六稳”核心是保就业稳就业,根本上是保企业,激活市场主体“一池春水”。针对企业用工难、用工荒等问题,我们创造“黄埔+”用工模式,接回滞留湖北地区员工1.4万余人。创新“共享员工”模式,帮助11114家次企业解决用工需求6.54万人。
随着暖企稳企利好政策的实施、防控战果的持续扩大,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内需逐步激活,市场信心加快恢复。今年以来,全区累计新增市场主体2.86万家,增长63.7%,其中新增企业2.62万家。全区8大支柱产业情况持续好转,其中广汽本田4月当月产值首次超100亿元,环比增长125.2%。1-5月全区生物健康产业逆势而上,产值增长45%;商品销售总额3534.73亿元,增长1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2.49亿元,增长9.1%。
■强健创新脊梁
推进航空轮胎动力学大科学装置建设
南方日报:近期,黄埔区陆续开展了多个重大项目动工活动,围绕“新基建”布局了一批重大项目。下一步如何危中寻机,谋划高质量发展?
周亚伟:今年是“双区驱动”“双城联动”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机遇交汇、战略叠加。我坚信只要我们顺势而为,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必将大有可为。危中见机、危中寻机,考的是真担当、真本领,我们将从三个方面重点发力。
一是“上新”,抢滩新业态新产业新经济。超前布局跨界“新赛道”,扩大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科技的场景应用。大力发展新基建,全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新产业铺就“高速路”。今年3月,我们出台了全国首个区县级“新基建”产业政策“新基建10条”。
二是“出招”,发挥黄埔“招商4.0”优势引来金凤凰。一方面,全面对照世行评估标准,争创国家级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做到“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处处优化营商环境”。另一方面,牢固树立“内商外商一起招、内资外资一起引”的意识。瞄准韩国现代、日本松下等龙头企业,再引进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和行业隐形冠军。今年以来,我们新引进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性强的优质招商项目45个,投资总额累计超1900亿元。
三是“筑基”,优化创新格局、强健未来脊梁。坚持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打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创新示范区。率先探索生物安全治理“黄埔模式”,加速打造广东省生物安全与健康产业先导区,形成“智谷氢谷药谷美谷纳米谷”五谷丰登产业发展新格局。以实施“一十百千万”科技计划为牵引,全力推进建设太赫兹国家科学中心、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航空轮胎动力学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技设施,挺起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脊梁”。
南方日报:今年是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十周年,知识城建设即将“再加速”。《广州科学城创新发展行动方案》获省委深改委批准实施。黄埔区如何进一步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
周亚伟:我们紧紧扭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纲”,抢抓“双区驱动”“双城联动”重大机遇和经济特区建区40周年契机,努力推动形成从北到南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肩负起“老城市新活力”历史使命,全力锻造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加速北部牵引,知识城十年“再提速”。目前,知识城累计注册企业1803家,注册资本达1508.1亿元。我们将加快推进中新二期合作,全面对标深圳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起点规划“一核两心三区”,将环九龙湖总部核心经济带建设成为城市核心、生态绿心、市民活动中心,加快推进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区、大科学装置启动区、科教创新区、生物安全产业园区建设。
聚焦中部建带,科学城五年大变化。未来几年,广州科学城将扩容提质,规划面积扩大至145平方公里。我们将建设“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先行先试区,落实《广州科学城创新发展行动方案》,谋划“一核两轴三区”区域创新发展格局,形成向西融入广州主城、向东辐射珠江东岸地区的带状枢纽。大力推进“黄埔实验室”建设,全力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要承载区。突出智能制造、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加快建设穗港合作重大平台,打造穗港合作新标杆。
推动南部成链,黄埔港千年续新篇。未来,我们将充分发挥“古港”“良港”的影响力,提升珠江滨江黄金岸线,加快建设黄埔港国际邮轮港和黄埔港现代服务创新区。黄埔港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转型升级,掀起建设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新浪潮。生物岛依托生物岛实验室,打造世界顶尖的生物医药和生物安全研发中心。长洲岛深入推进珠江国际慢岛建设,加快建设隆平院士港。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杜娟)近日,华夏奇观地块概念规划设计方案开始招标。该地块约1200亩(80万平方米),土地使用权属于黄埔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