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赋予城市以灵魂
●蒋子龙
编者按
在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前夕,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宣传部、荔湾区国家档案馆、荔湾区文联、广州十三行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清代广州十三行编年史略》《广州彩瓷鉴赏》《华林禅寺五百罗汉雕像》等三部聚焦荔湾历史文化的书籍发行仪式在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著名作家蒋子龙应邀出席了活动,并就弘扬岭南历史文化,挖掘广州十三行历史文化,促进本土文学创作发表了精彩见解。本期文艺评论刊发了蒋子龙畅谈地方文化与文学创作关系的特约稿件,以飨读者。
广东“南海Ⅰ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自入选“2019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以来,备受各方关注。与此同时,随着影视剧《清平乐》的热播,宋朝含蓄精致的美学风格和生活方式再次成为文化热点。如何通过加大“南海Ⅰ号”及其出水文物的宣传,促使社会各界重新认知广东在宋代海外贸易及文化传播中的历史地位和影响,进一步擦亮“南海Ⅰ号”历史文化名片,助理广东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浙江工商大学公管学院文管系副教授、历史学博士白效咏对此进行了深入点评。
此外,“大美岭南·艺海观潮”美术评论专栏推出许鸿飞篇,敬请垂注。
城市的魅力取决于城市的文化,而文化,则赋予城市以灵魂,体现本地人的意识和性格。“一湾清水绿,两岸荔枝红。”提起广州荔湾,人们总会想到波光潋滟的荔枝湾、古韵典雅的岭南建筑、以“十三行”为代表的粤商群体创造的辉煌……荔湾胜景的背后,是其两千余年源远流长、未曾中断的文化厚壤。
在一层又一层的文化积淀之上,今日的荔湾源源不断地从其历史根脉中汲取传统文化的养料,在继承古人遗风与精神之中,自然流露出一个地区的文化基因及价值取向,从而形成自己的氛围,使整个环境显得独一无二。
作为广府文化、岭南文化的重镇,人们若想感受地道的岭南文化,荔湾是绕不开的。谈文化,须回顾时间纵深。一个城市要形成独特的文化品位,不是几栋“地标”性质的大楼就能解决的,而需要日积月累的积淀。
文化的形成跟地域、环境、人类生存关系密切相关。在荔湾,我们总能见到普通老百姓穿着朴素的汗衫、短裤出门,精精细细地买菜,再花上两三个小时煲汤,非常悠闲自得。在我看来,这种悠闲、从容,就是幸福的象征,也是一个城市独特的气质。所以我们总觉得广州人是淡定、务实、包容的。
这种包容性强的特质,又可以追溯到岭南悠久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广东的开放程度很高,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集聚于此,近现代以来,受到东南亚、西欧、北美的华侨文化影响也比较深,汇聚了务实、进取、敢为天下先等许多中外文化的优秀特质。
同时,广东深厚的历史文化也是形成包容氛围的基础。伫立在“十三行”遗址上,人们可以纵情想象,在清朝中后期乾隆至道光年间实行“一口通商”的年代,五洲商贾、四海云樯汇聚于此、“夷船蚁泊”是何等壮观。这段历史更使人联想到自汉朝开始,岭海地区往来频繁的海外贸易,所赋予这里的人们一种开放性、承受力和包容性。在今天,这些历史文化韵味都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这就是文化的“力道”——这种蓬勃的文化之力一直保佑、孕育着一方水土,生生不息。
荔湾多年来积淀的民间生活是一笔非常珍贵的文化宝藏。这里的传统文化保存得非常好,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痕迹既完整又清晰。这段历史有魂、有根、有干、有叶,是一棵完整的巨树,没有中断。
从传统文化的根脉中汲取养分,首先要有“物”。一个地方的历史厚重与否,博物馆的文博资源是很直观、鲜明、重要的见证。历史是人类生存经验的总结;而文明的进程,需要靠“物”来证明。没有“物”,就没法形象生动地证明人类的存在、证明这一步步是怎么走过来的。比方说,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道德经》书简后,在考古、历史等方面填补了不少空白,更是让人们发现《道德经》的实际版本与此前流传的大相庭径,这就使得今天的人们能更好地理解书中蕴含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来龙去脉。
同样的,基于“十三行”遗址而建的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其中展出的广州彩瓷、广绣、外销扇等清代珍贵文物,也让广州作为千年不衰的通商港口城市的这段历史有据可循。以晚清深受西方人喜爱的通草画举例,作品造型生动、色彩浓艳,将当时岭南地区的社会百态、民俗民风乃至三教九流的人物都表现得栩栩如生,让现代的人们也能感受到一百多年前的社会生活。可以说,这座博物馆连同沙面充满异国情调的历史文化街区,把“十三行”的整个历史根脉贯通、呈现了出来。
有“物”之外,还得有“言”,文化才能具有“提炼后的灵魂”。因此,历史资源是不可多得的珍贵遗产,而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精神产品,才是接续历史、传承文化的核心所在。举个例子,宋朝在当时号称“GDP世界第一”,今人追忆宋朝时,脑海中浮现的更多是当时的文化结晶,例如《清明上河图》、宋院画、“瘦金体”书法、宋词等。这些文艺作品对现代中国人的审美情感、民族心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由此,城市的灵魂必须依托于它的文化之上,文以化之,渗透于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道和日复一日的生活,给每一个栖身于这座城市的人以温暖和支持,使他们对这座城市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对生活特有的感悟和态度。
唯有文化才能铸造城市的灵魂。这文化的魂魄由城市的历史风俗和地理特点所形成,甚至可以说,优美城市的存在本身就是巨大的文化现象。文化构成了一个城市的强势生命。文化滋养人的心灵,而人的心灵也会对城市面貌不断地进行加工翻新。
需要注意的是,在传承一个城市的文化精华的过程中,要注意对传统文化进行“正本清源”,去其糟粕,抓住实质,服务于当下的文化建设。通过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去芜存菁、精准定位,来调节现代城市的躯体和精神,有助于高屋建瓴地形成文化影响力,继而惠及到本地区老百姓的文化品位。荔湾区近年来陆续推出的“荔湾传统文化系列丛书”,相信将对本土文化建设起到提炼灵魂、绵延根脉的作用。
此外,一个地方文化资源与本土文艺创作之间也存在着水乳交融的密切关系。岭南拥有取之不尽的文学题材,为作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独特的人文创作土壤,而这些作品必须由地道的岭南人来书写。文化有根,人的灵魂也有根。为什么很多人认为“作家一生不过就是写童年”呢?就是因为作家的根脉深深扎在其出生长大的故乡里,童年时的成长经历和接触的故土风物会对其一生的创作产生深刻的影响。最适合广东作家的题材,其实就近在咫尺。
精神品格、思想深度、文化修养,是影响作家创作的三个要素。作家不仅要深入生活,更要“介入生活”,扎进真正的历史与现实生活。用思想刺破日常生活中浮动的表象,透视生活表层底下的历史与文化的涌动,带着对文字的责任感介入到公共生活中。托尔斯泰为何在八旬高龄选择了离家出走?因为真正的作家永远在思考、永远在不断地向自我发出叩问,不断地摸高灵魂的深度。雨果如是,曹雪芹亦如是。一个作家应当要对得起现实,用心用情地书写一部对得起我们所经历、见证、投身其中的时代的著作。
广东这片土地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家,如欧阳山、陈残云、秦牧、萧殷、陈国凯等,他们的许多著作敢为人先、锐意改革,是风云时代的精神印记。对于有志于从事文学创作的朋友们来说,趁年轻时多阅读经典,多了解自己身处的这片土地,将前人的思考融入自己的血肉、思考和精神,那么创作大厦的地基就会变得更坚实,创作素材也将拈手而来。
新闻推荐
信息时报讯(记者张一冉)为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昨日下午,荔湾区文明办为入选2019年度“中国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