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如何把城市建设得更美好,市人大代表建言献策: 建立统一管理机构规范道路开挖

信息时报 2020-06-04 01:09

王凤丽 潘映珊 江枚元 陈卫群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何小敏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陆明杰

广州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在即。聚焦如何把城市建设得更美好,代表们提了不少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建议。围绕如何推进垃圾分类,市人大代表王凤丽表示,要敢于“亮剑”,奖惩分明。针对道路开挖给市民造成的影响,市人大代表潘映珊建议,统一城市地下管网管理机构,规范城市道路开挖。

市人大代表、天河区市容环卫第三管理所所长王凤丽:

推进垃圾分类要建立良性奖惩机制

广州是全国最早开展垃圾分类的城市之一。因为长期在环卫领域工作,市人大代表、天河区市容环卫第三管理所所长王凤丽十分关注垃圾分类的推进。“我走访调研发现,目前垃圾分类做得最好的是党政机关和样板小区,重视程度高,硬件和分类意识强,普及率高,效果好。”王凤丽说,公共机构和物业小区参与投放和分类比以往也好了很多,但城中村和老旧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却比较迟缓。

王凤丽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她说,当前政府部门对于垃圾分类硬件设施建设还不够充分,有物业公司反映经费紧张,也有部分垃圾投放点设施不齐全,位置偏远。她在走访时发现,一些非样板小区往往因为物业公司管理不规范,人手少,把清洁和垃圾分类外包给资质不清晰的清洁公司。另外,也会因为清洁费用太低,清洁工不足,垃圾没有二次分拣。

王凤丽说,按照广州2020年工作目标,年底前建成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创建“两个1000”样板(生活垃圾精准分类样板居住小区1000个,示范行政村1000个)。她建议,在设施配备上,除了设置洗手盆、照明设施外,还需要为居民免费提供一次性手套、擦手纸巾、消毒水等清洁用品,促进居民垃圾分类投放主动性与积极性。推进垃圾分类要坚持政府主导,物业负责。同时要发挥好社区居委、志愿者、党员等的作用。

王凤丽还建议,建立良性的奖惩机制,对做得好的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对拒不分类,甚至破坏分类工具的,要敢于“亮剑”处罚。

“针对市民群众对末端处理的困惑,可制定规则条例,让居民群众可监督物业小区、环卫部门是否有混装混运的情况,鼓励市民发现"混装混运"可直接拨打12345市民热线,并将处罚结果及时公示。”王凤丽说,也可在各个环节进行双向监督。假如小区垃圾分类没有分好,环卫车司机可以督促物业整改,乃至“不分类不收运”;进行末端处置的焚烧厂、生物垃圾处理厂,则可对环卫车运过来的垃圾质量检查,进行最终端监督。

市人大代表、广州市珠村实业有限公司三资交易办专员潘映珊:

建立统一的城市地下管网管理机构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加上老旧城区给排水、通讯、天然气、电力、供热等项目的升级改造和地铁的建设,且原来地下管网系统没有统一的规划和管理,造成了一些城区道路反复开挖重复施工现象。“同一路段出现多次的反复开挖,施工带来的噪音、灰尘等环境影响给市民带来困扰,道路的不畅通也影响着出行。”市人大代表、广州市珠村实业有限公司三资交易办专员潘映珊认为,广州要进一步规范城市道路的开挖。

潘映珊建议,建立完善的城市地下管线档案,对现有的地下各类管线进行排查,建成一套完整的城市地下管网一体化网络图,为科学施工提供有力依据。不得随意进行道路开挖与管道改造,尽可能统筹开工时间。

“还要建立统一的城市地下管网管理机构。”潘映珊说,由这一管理机构统一协调,统一安排,多单位、多部门联合,科学有序地施工,避免再出现“今天你挖,明天我挖,后天他挖”重复浪费现象。施工中,要尽量做到分区域、分片区施工,避免全面施工,在保证对交通和市民生产生活影响最小的情况下安排施工。

“可以在施工区域外围标识清楚工程性质和时间,当大家明白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心理上的反感就会降低许多。”潘映珊说,施工时要明确进度,市民有了预期,也会更配合工程的推进。

市人大代表、宏太智慧谷董事长江枚元:

加强道路施工监管及时“还路于民”

市人大代表、宏太智慧谷董事长江枚元也关注到道路施工的问题。他说,广州此前已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对全市城市道路施工管理进行了规范和统筹,无序开挖、随意施工等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只占道,不施工"的问题,有些路段施工围蔽数月甚至长达半年,但施工队进场的天数占围蔽总天数的比例却很低,工地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江枚元说,明明可以将围蔽时长大大缩短,却因施工队的监管不力,导致工程时间无端拖长,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

此外,有的工程队在完成管道铺设、维修等施工后,长期不恢复路面,或草草恢复了事,路面恢复后还存在大坑小洼、高低不平等情况,致使经过车辆颠簸,产生噪音、粉尘、拥堵等现象,时间一长还严重破坏城市的道路结构,不仅给城市的景观带来极大破坏,甚至隐藏着造成路面塌陷的危险。他举例说,如广汕路,多处道路施工围蔽,六号线已通车数年,但路面大量施工围蔽未拆除,导致经常拥堵,给市民出行带来极其不便。

江枚元建议,要加强统筹计划,在已有的政策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将各类非重点路段小型施工项目纳入管理体系,加强道路施工前的统筹和计划。有关部门也要加强对道路施工进度的监管,杜绝“只占道、不施工”等“磨洋工”现象。

江枚元说,还要加强对施工后道路恢复的监管。有关部门制定相应政策,对施工后的路面恢复平整时间及标准进行明确规范,加强对道路工程收尾工作的验收监管,真正实现及时“还路于民”。

市人大代表、富力地产集团副总经理陈卫群:

合理使用历史文化建筑是更好的“保护”

作为一名城市建设工作者,市人大代表、富力地产集团副总经理陈卫群,今年继续关注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建筑的活化利用问题。“广州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建筑。”陈卫群说,因为各种的原因,一些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建筑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有些已经呈现出破旧的景象。

“其实能够把他们合理地使用起来,充分发挥它们的价值功能,才能让产权人或使用主体更自觉地保护它们,尽力延长它们的使用周期。”陈卫群认为,对历史文化建筑来说,合理地使用和保护并不矛盾,相反,很多单纯地“保护”起来的历史文化建筑,完全处于一种荒废的状态,得不到有效的维护,反而破败得更快。

陈卫群说,对历史文化建筑适当的修缮是应该的,修缮的过程优先采用原有的技术、材料,但也不应排除必要的现代技术和材料。当然,修缮的原则是应尽力保护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他认为,适当的修缮和微改造能够排除历史文化建筑的火灾隐患和安全隐患,改善它们的适用性和环境景观,进而可作为博物馆、民俗文化馆、众创空间、文化创意、科技孵化、特色餐饮、民宿客栈等使用,焕发新活力,提升经济价值,摆脱目前困境,这和市政府制定的老旧小区微改造政策也一致。目前,广州这方面活化利用的成功例子很多,比如由政府主导的永庆坊等街区微改造。

他建议,还应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建筑的活化利用提供法律上的支撑、资金上的支持、政策上的优惠、宣传上的引导。

新闻推荐

天河新增近2000个公办园学位

信息时报讯(记者李丹)昨日,天河区教育局发布了《2020年天河区教育部门办幼儿园招生计划》(以下简称《招生计划》)。记者发现,今...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