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德涌碧道升级 魅力天河添新景广州天河区今年将完成近14公里碧道建设
■猎德涌花城大道段水清、岸绿、景美。
■猎德涌粤韵文化戏台
■猎德涌亲水平台夜景
■猎德涌临江大道段夜景
近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沙河涌市级河长唐航浩带队就落实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以及全国人大、省人大水污染防治反馈问题整改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在天河区开展专题视察,其中位于猎德村猎人坊边上的猎德涌碧道是视察组首到之处。据了解,广州市天河区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万里碧道的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指导下统筹规划、系统治理,努力打造活力碧道,创造宜业、宜居、宜游、宜乐的良好生态环境,以实现“水清堤固、岸绿景美、悦人驻产”的魅力天河。天河区结合猎德涌位于广州城市客厅的特殊定位,将猎德涌作为推进碧道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快报记者邓毅富通讯员赵雪峰赵中华/文通讯员/图
猎德涌碧道美景怡人
猎德涌平行广州新中轴线,缓缓流过天河CBD和珠江新城。记者来到位于珠江新城的猎德村河段碧道,只见古色古香的石桥、栏杆,以及两岸的祠堂古建筑等,在一湾清水的簇拥下,更见雅致。两岸绿树环绕,簕杜鹃开得正炽,吸引了村民和游客三三两两在涌边散步、聊天,一些情侣在花木丛中流连,偶尔有几只鸟在水上掠过,引起大家的一片欢呼声。
猎德涌位于广州市天河区,起源于华南理工大学内,途经五山文教区、天河北商务区、珠江新城,在猎德村汇入珠江前航道,串连临江大道、花城大道、金穗路、黄埔大道几条主要干道,全长约4.3公里,是天河区唯一流经珠江新城中央商务区的河涌,区域位置重要。
据介绍,河涌碧道建设有六大功能:防洪排涝功能、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功能、塑造城市景观功能、为市民提供游玩场所的功能、调节气候和净化空气的功能、带动河涌周围经济发展的功能。所以,猎德涌有必要进行水利整治,同时结合城市景观,升级改造水生态。
“猎德八韵”彰显岭南水乡文化
在猎德涌最南端的周边,是猎德村原址及新规划安置住区。猎德村是广州市天河区街属下的行政村,位于珠江新城南部,南临珠江。猎德涌从猎德村中流过,将村庄分为东村、西村,一河两岸景色秀美。猎德先辈从粤北珠玑巷南迁,最后落籍猎德村,从宋朝开村,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是一个拥有丰厚文化底蕴的传统村落。
据专家称,猎德涌下游段河道堤岸的升级改造,是在原有河宽基础上,局部降低堤岸高程。作为亲水平台,加大了河道的过流能力,配合涌口水闸及下游分洪道,有效降低河涌水位,保证河涌排涝通畅,特别是下游珠江新城区域的排涝安全。堤岸的升级改造,改变了堤岸枯燥、单一的现状,提升了河涌的景观条件及亲水性;弘扬了岭南宗祠文化,大大提升了广州及粤韵文化的品牌形象,对生态环境、旅游事业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猎德涌碧道正是结合猎德村深厚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青石板路、廊桥、堤岸文化栏杆、景观花池、猎德龙舟、猎德鼓等龙舟文化元素,形成了“猎德八韵”八个标志性的景点,包括表现昔日猎德村龙舟庆典场面的“碧波争渡”;以猎德村千年古树为载体,营造滨水树影氛围的“榕影画堤”;饮食文化、猎德文明与滨水景观相结合的“银阁翠幕”;重现青石板路、小桥流水等景点的“曲水之幽”;以猎德村复建祠堂为载体打造的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古祠醉影”;设置在猎德涌珠江口处的地标“碧水妙音”;还有体现亲水性与自然生态完美结合的“浅草伴水”,珠江公园与猎德涌形成完整的绿地系统的“青罗绿水”等。
今年天河将建成近14公里碧道
按照《天河区碧道总体规划》,天河区正在推动开展2020-2021年碧道建设:2021年底前,完成珠江前航道左岸猎德大桥-广州大桥段碧道建设6.1km,完成区管河涌17.7公里碧道建设。其中,2020年完成13.7km碧道建设,具体包括:车陂涌文化水乡段3.1km,华农段2.4km,欧阳支涌、金融学院北涌广州中学段2.0km,深涌主涌0.6km,宦溪涌0.7km以及沙河涌体育学院段0.7km;珠江前航道左岸猎德大桥-琶洲大桥段4.2km。猎德涌花城大道以南段碧道工程将结合海绵城市理念,进行慢行系统、水岸绿化、配套服务设施与标识等方面的完善。
据了解,今年,广州将着力推进流溪河碧道、阅江路碧道、临江大道碧道、生物岛碧道、二沙岛碧道、沙面碧道共六条碧道示范段的建设,为碧道建设提供示范实例。其中,临江大道碧道示范段(猎德大桥-科韵路)项目被称为“最艺术”,位于天河区,建设长度4.2公里,将在高品质滨江绿地内打造广州市第一条面向市民开放的碧道缓跑径道。
天河区水务局办公室主任黄仁毅随记者走访时说,不能因为碧道而建碧道,碧道的建设要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正确处理好整体和局部、建设和管理、科学和管用等“六个关系”,既要给居民群众提供一个水清景美、舒缓休闲、愉悦减压的生活环境;又要因地制宜弘扬当地优秀民俗文化;也要为进一步持续发展创造“悦人驻产”的条件,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据悉,天河区除了在猎德涌碧道建设中发扬猎德鼓等民俗文化,还在车陂涌发扬龙舟民俗文化,在深涌中支涌发扬七巧民俗文化,在水环境的治理过程中不断努力探索,助力城市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及农村现代化发展。
新闻推荐
广州二中,学生在黑板上写上返校第一课的主题。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伍仞、翁淑贤)小陈是广州天河外国语学校高三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