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青春力量!南粤青年续写时代华章

信息时报 2020-05-04 01:27

刘佳汶(左)与同事在机场值守。通讯员供图 何谦(右一)帮旅客取回遗失护照。通讯员供图 特 写

他们,坚守机场勇当入境“守门人”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欧嘉福 通讯员 成广聚 吴镝锋 李义生) 昨日,五一小长假还未结束,90后城管执法队员刘佳汶已结束短暂轮休,他回到白云机场入境大厅,替换下轮岗的同事,麻利地穿上防护服,开始了新一轮的入境来穗人员服务引导工作。记者自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获悉,小长假期间,一批支援入境“前线”的青年城管执法队员们坚守岗位,勇当入境“守门人”。然而,其中部分年轻人,因害怕家人担心,至今都不敢告诉家人自己在入境一线工作。

两个月没回过家,至今不敢告诉家人

刘佳汶今年26岁,来自从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作为单位里最年轻的党员。他坦言,此前对城管的工作是存在误解的,但投身一线执法工作后发现,城管执法队员里高学历、高素质的90后甚至95后青年人已成了“生力军”,他们敢和违法行为较真,也愿意身体力行为城市管理出力。在这样的氛围下,刘佳汶有干劲儿了,主动学习行政法规,向单位老同志学习执法经验。

3月中旬,他来到白云机场参与入境来穗人员服务引导工作。“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用上N95口罩。”作为执法队员,他此前一直使用普通医用口罩开展街面巡查工作。密不透风的防护装备要花10多分钟才能穿好,工作轮岗一次要4小时左右,在此期间不能上厕所,也不能喝水和吃东西。近两个月以来,家住深圳的他一天也没回过家。“当好"守门人"我觉得很有意义,但这份工作还是有一定的风险,由于怕父母担心,我一直都没跟他们说过。”刘佳汶说道。每一批负责的入境旅客都要进行核酸检测,在检测结果出来前,年轻的“守门人”难免会有不安的情绪,“一开始是很担心传染风险,但我们防护做得比较好,至今也没有出现工作人员感染的情况,大家也就慢慢安心了。”截至目前,刘佳汶参与了累计逾百名入境人士的服务引导工作。

凌晨三四点起床是家常便饭

27岁的何谦是年轻党员,也是勇当入境“守门人”的青年城管队员。他来自荔湾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同样在3月中旬,被抽调到区转运工作组,负责省外旅客转出、机场集中转运等工作。近2个月以来,何谦的手机24小时在线,凌晨三四点起床更是家常便饭。他总是说:“每当见到凌晨冉冉升起的太阳,我的工作激情就被瞬间被唤醒了”。作为所在工作小组的组长,他在坚持参与转运任务的同时,还为组员做好保驾护航工作,想方设法保障组员安全,与组员一起克服转出旅客增加、疫情风险加大等困难。截至目前,他参与了6批次、61人次的省外旅客转出任务,谋划筹划8批次、34人次的12地市转运任务等。

他,10多年来参与灭火救援1400余次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陈子垤 通讯员 消宣) 在第二十二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评选中,广州消防救援支队消防指战员苏金标是全省消防救援队伍中唯一获奖的消防员。

苏金标,男,广西梧州人,中共党员,2008年12月入职,现任广州市黄埔区永和消防救援站班长。作为一名政府专职消防队员,苏金标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是凭着自己对消防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忠于职守,甘于奉献。

作为一名班长,在日常训练和工作中,苏金标主动作为,勤练本领,始终做业务工作的领头羊。日常工作中,遇有困难,苏金标总是往前站,主动揽活,从不推诿,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任务。在2014和2018年支队开展的体能大比武分别获得个人单项双杠杠端臂屈伸成绩第一名和第二名,多次被支队评为“优秀政府专职消防队员”。

2018年5月14日19时左右,苏金标轮休前往黄埔区永和开发区樟山吓村光明钓鱼场钓鱼时,突然看见正一辆白色SUV冲进鱼塘,苏金标一看情况不妙,一边跑一边脱衣服,直接跃入了鱼塘实施救援。他运用娴熟的水性,尝试打开后排车门,里应外合下成功打开后排车门,助后排3名乘客顺利逃生。随后苏金标短暂透气后,将驾驶座被困男子救出。

今年春节,苏金标难得放假回家,陪伴刚满4个月的孩子。没想到,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打断了一家人的团聚时光。“我肯定是要回到工作岗位上。”他没有丝毫犹豫,告别妻儿,坚决返岗,第一时间向组织提交了请战书,申请加入疫情处置突击队。他每天早、中、晚3次穿着防护服,并携带消毒喷雾器在2900平方米的营区开展消毒工作。由于每天穿着防护装备长达几小时,脱下防护服时,他的贴身衣服都能拧出水来。

今年是苏金标成为消防员的第12个年头。据统计,10多年来,他参与社会消防培训超1200次,参加灭火救援1400余次,抢救被困人员260余人,疏散被困人员780余人,抢救财产价值约6000万元。仅疫情期间,苏金标就参与辖区灭火救援和抢险救援64次,挽救财产损失超10万元。

群 相

勇于担当冲锋在前

“进击”的90后白衣战士

信息时报讯(记者 廖温勃 通讯员 白恬 彭丽霞) 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曾有一句话感动无数人:“不过是一群孩子,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在抗击疫情的医护中,一张张年轻的脸庞是对这句话的最好注解。

2020年,第一批90后跨入而立之年,他们面对疫情迎难而上、冲锋在前,用双肩担起责任、用生命守护生命。今天是“五四”青年节,记者走进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科,聆听90后青年医护的青春战疫故事。

克服身心不适,90后医护在战疫中历练成长

急诊科是医院战疫的一线科室,在未知的病毒面前,年轻的他们难道不怕吗?“说实话,要近距离接触新冠肺炎的病人,我的心里是有一丝丝的害怕。”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科90后护士伍晓瑜说道,“但除了害怕,更多的是带着害怕迎面而上的想法。”来不及多想,伍晓瑜和她的同事们便投入到了这场战疫之中。

在隔离病区工作的,很多都是90后医护人员,但一身白衣的使命感让这群年轻人克服了心理障碍,用心对待每一位患者,关怀每一位隔离观察的患者。90后急诊护士邓素娴护理过一位不到20岁的疑似病人。病人因为精神焦虑饭也不吃,邓素娴安慰他,“你现在症状很轻、又还没确诊,不要想那么多,饭总要吃一点的,想要恢复健康总要有营养支持啊。更何况,就算真感染了,你也不要怕,你要相信医护人员,相信这个病可以治愈。”如“家姐”般的关心让小伙子情绪轻松了不少,也愿意进食了。

记者了解到,在广医三院急诊科这个一线抗疫部门中,90后青年医生、护士及规培医师共43人,他们是这场战疫中科室的生力军。

“棉签班”的每一次标准取样,都是为防控出力

采集“咽拭子”的操作可能面临与病毒“亲密接触”,当班的护士们需要用棉签去捕捉停留在患者咽喉上的病毒,广医三院的急诊人将这个班叫做“棉签班”。承担棉签班任务的护士大多是90后的姑娘们,24小时轮转,通宵值班,几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利用手上的棉签去捕捉停留在患者咽喉上的病毒。

“每靠近患者一厘米,危险就增加一分,由于棉签刺激患者咽喉部,很多患者会出现咳嗽甚至呕吐,如果闪躲不及时,飞沫就会如同飓风一般扑面而来。”90后护士肖娅玲告诉记者,她们只能利用白色盔甲将每一寸肌肤包裹得严严实实,减少病毒入侵的机会。她很自豪地说:“每一次标准的咽拭子取样,都是在为防控出一份力。”

找到医护初心,90后在战疫中值得信赖

90后青年医生林月保在一线抗疫三个多月,感受着疫情从严峻到平稳,作为一名前线医生,林月保也在战疫中对医者的职责、使命与担当有了更多的认识。

“有一段时间,我们接到广州市120急救中心的通知,需要医护人员到白云机场负责患者的转运工作。”林月保说:“一天晚上,我们12点多接到转运的任务,在机场等待了2个小时,我们和患者都挺着急的,但一沟通互相都能够理解。”在战疫中,林月保从患者的信任依赖中找到了职业的初心: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我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我所做的事是每一名普通医护工作者的必然选择。”林月保说,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但对身为医护人员的他们来说,更像是一名战斗者。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大考中,挺身而出的90后,用行动证明90后是“能担当的一代,是值得信赖的一代”。

新闻推荐

10个饮用水源全达标流溪河从化水厂达I类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杜娟)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公布广东省2020年3月地级以上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报告,全省21个地...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